新第一范文网:谁伤害过你,谁击溃过你,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谁让你重现笑容。

2019非常振奋人心的励志故事推荐

华艺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成功的道路充满了荆棘和坎坷,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成功的路上又是漆黑的,孤独的,只要你心中有一盏灯永远亮着,再带上你的的勇气大胆去闯,走到最后谁才是胜利者!下面由小编与大家分享2019非常振奋人心的励志故事,希望你们喜欢!欢迎阅读!

  励志故事1:用耐心抵达彼岸

  她14岁时,因家境贫寒而辍学,为了缓解家庭困难,也为了能让自己有口饭吃,她在湖南益阳的一个名叫衡龙桥的小镇上卖茶水。就是置张小桌子,烧一大壶茶水,然后倒在杯子里,一毛钱一杯。镇农贸市场人来人往,她的茶水摊设在市场旁边。可她人小,摊位也小,太不起眼了。有时,一天卖出去几杯,茶水费的本钱都挣不回来。

  就这样撤走?她不甘心!她想,这可是自己第一次出来挣钱,岂能一分钱都挣不到就回去?别人能赚到钱,她想自己也一定能赚到钱。后来,她把杯子换了,还是玻璃杯,只是比别人的大一号,并且每只杯子上盖一块方方正正的小玻璃片遮挡灰尘。只要有客人喝完茶,她都要上前问问够不够,不够再添不要钱。客人放下杯子后,她便会耐心地、不厌其烦地洗杯、添水、盖玻璃片……慢慢地,大家觉得她的茶水卫生,而且喝得过瘾,光顾她摊子的人多了起来。没有人清楚一毛钱一杯的茶水她能挣多少钱,但肯定不多。她的茶水卖得欢,她的家庭经济状况因此得到了改善。

  她17岁时,原来的同行大多嫌卖茶水收入低又烦琐而另谋出路了。可她不想半途而废,她觉得自己最熟悉的事就是卖茶水,她想一直这样卖下去。但那时,已经没什么人喝一毛钱一杯的茶水了。口渴的人买瓶矿泉水,还能带着走。她又想到了卖保健茶,于是她把摊点搬到了益阳城里,卖当地传统的风味擂茶。擂茶制作起来很麻烦,要加入草药和许多配料,要细细研磨。她每天都耐心地制茶,忙忙碌碌。刚开始,初来乍到,生意冷清。后来,她想到了在小镇上卖茶水的情形,便使用比旁人“胖”了一圈的碗,一碗可以卖3至5元。然后,她比别人多了一份耐心,配制出多种不同口味的擂茶。客人点了什么口味,她便当场研磨,细细加工,让每一碗都能研出独特的风味。不久,她的小生意做得比别人红火。

  20岁时,是大姑娘了,她仍在坚持卖茶,只不过地点改在了长沙,有了间小店面。这时已经进入了品茶时代。她在店中央摆着根雕茶几,每有客人进门,她必耐心地泡上热乎乎的茶请人免费品尝,专心地听茶商和客人讲述各种茶叶的泡制方法。她还在店的一侧设了个卫生间,凡是过往行人都能免费如厕,放松后还能喝上一杯她亲手泡制的香气浓郁的茶水。客人尽情享受之后,出门时或多或少会掏钱拎上一两包茶叶。甚至那种8克一小袋的茶叶。客人只要一两袋时,她也是笑脸相迎。对不买茶叶的客人,她也一样躬尽情谊。客人和茶商慢慢地都喜欢到她店里来。而且,她培养了一批品茶人。

  她的耐心让她拥有了越来越多的顾客和越来越多的朋友。通过朋友的介绍,她开始在其他城市开茶庄分店,还是一样的经营模式,请人免费品茶,培养品茶人,然后茶叶一包一包地卖出去。

  24岁时,她已卖了10年的茶水。国内许多大中城市,已经有了她开的茶庄,她成功了!她魅力四射,甜美的笑容灿烂地绽放,出现在许多知名财经刊物封面上。照片的下面有行文字:我的成功没有秘诀,只不过比别人多了点耐心!她就是孟乔波。

  到今年孟乔波已整整卖了20年的茶水,现在她在全国拥有40余家茶庄,遍布长沙、西安、深圳、上海等地,她还把茶庄开到了香港和新加坡。福建安溪、浙江杭州的茶商们一提起她的名字,无不竖起大拇指。

  励志故事2:成功,拼的就是想法

  他出生在常州,家境贫寒,相貌平平的他只读到初中毕业。没有学历、没有技术、没有本钱,他只得在粮管所谋了一个保管员的工作,但还是没有逃脱下岗的命运。此后,他接连找了两个月的工作都没有着落,连买米的钱都要向父亲借,令他沮丧的是从父亲那里只拿到了一点泡菜。在回家的路上,路过一个建筑工地,有一辆三轮车上卖盒饭,因饥饿他停下来,买了两角钱的米饭,然后就着泡菜吃,没想到就这两角钱改变了他的命运。

  他从卖盒饭的摊主那里知道,卖上一天的盒饭,居然能赚到他下岗前半个月的工资,这让他看到了希望。

  1993年6月,他决定不再找工作,开始自己单干,他借了一辆三轮车,第一天他和妻子从凌晨4点忙碌到下午1点,收入了110元,这使他备受鼓舞。从此,他每天起早贪黑,骑着三轮车到处卖盒饭,在旁人眼里,他是低微的生存者。

  由于他的生意是游击式的活动,他的三轮车经常被城管没收,每次都要花上一笔钱赎回三轮车,对于他来说要辛苦好多天才能赚回来这些钱,还要受那些城管人员粗暴的训斥,这种屈辱和难堪,让他做梦都想有一间自己的店面。

  后来,他终于拥有了第一家店面,只有12平方米,地处常州市丽华小区,他的店就叫“丽华快餐”。店面地处偏僻,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他想到了用散发小广告的办法,为他的“丽华快餐”作宣传,但是失败了。苦思冥想之后,他又发现了新的商机,他找到了那些大的快餐店对偏远的、楼层高的地方不送餐的空隙,他认为这是上天留给他的市场,别人不愿做的,他来做,他想他有的是力气,所以这些客户都成了他的服务对象,就是要一份,他也保证送到,十层、二十层的高楼,他一样承诺送到,凭他的吃苦精神和质量保证,他的“丽华快餐”很快在同行业中脱颖而出,并且借用他的送餐优势,又在市内开了几家连锁店,通过了两种认证——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IS014001(环境管理体系),小小的盒饭能获得这两种认证,在省内同行业还属于首家。

  1997年,随着连锁店的开张,只是初中毕业的他感觉到了知识的贫乏,管理水平跟不上,然后,他又不顾劳累利用周末报名南京大学学习管理知识,学习中认识了很多职业经理人,让他思路开阔又发掘了新的机会,他想到了,人人都要吃饭,人越多的地方越需要盒饭,北京人多,他又把“丽华快餐”开到了北京。一个外来者,只能利用他的“塞缝式”的送餐服务,做那些大的快餐店不做的散客户,还是别人不愿做的,他来做。为了方便快捷地让客户按时吃到盒饭,他采取了像肯德基一样的经营方式。因为北京的房租高,他就在北京城的小角落里密布了他的“丽华快餐”连锁店,总工厂的制作、加工设在哪里呢?他冒着风雪一趟一趟求人,手脚都冻裂了,费尽周折寻找到了中科院电子所的食堂,然后用面的把加工好的盒饭送到各个小连锁店。

  从开业的那一天开始,他的“丽华快餐”的员工在他的质量第一、服务第一的制度下,即使节假日、三伏天的中午,每一份盒饭都能保质、准时地送到客户手中。因此,他的“丽华快餐”以惊人的速度占据了北京市场。

  “丽华快餐”以独特的两证优势,竟然一标中了1999年建国50周年国庆大会工作人员工作餐的竞标,让他在北京城声名远播,自此他的“丽华快餐”几乎垄断了所有的大型活动的供餐业务,并且100多家大使馆都用上了“丽华快餐”的盒饭。

  他勤劳、执著,不停地寻找,不停地开拓,天道酬勤,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他从借三轮车卖出第一份盒饭,到拥有第一家店面到两家、三家店面,然后又开到北京城的多家店面,全凭他的百折不挠的吃苦精神和勇于创新的思想。

  当初,没有人能想到一个普通的下岗工人,靠卖盒饭这种让人瞧不起的低微工作,在十年以后,能在北京城共有22个配送点,日销量达到五万份左右,上海、广州、南京和杭州等大城市,都有了“丽华快餐”的响亮招牌。他从一个初中生,后来读了南京大学,又读了人民大学的MBA,他的管理团队也有数十位博士和硕士,这其中的辛勤汗水,艰难和辛酸又有谁能体会呢?

  在“胡润中国富豪排行榜”上,他以不起眼的卖盒饭起家,名列第325名,资产达10亿元,他就是江苏常州市的企业家蒋建平。

  当你还在为你卑微的工作而烦恼时,羡慕别人成功和巨大的财富时,是不是应该提醒自己:多想一想,每一份低微的工作都是机会,都会有成功的可能,别人不愿做的,你来做,再加永不停歇地努力,最终会有爬着前进,站着成功的辉煌。

  励志故事3:勇于出手

  20世纪80年代,美国最负盛名的连锁餐厅,要数加州扒房和比萨饼店这两家。

  为了进军咖啡业两家公司的老总分别派出了商业密探,调查对方公司经营咖啡店的真实的意图,很快密探就把调查的结果反馈到了对方的手里,经过统计发现,对方都是全美国最有实力开发并经营咖啡店的公司,而且咖啡店的经营与销售计划都十分的完善。

  面对这种结果,两家公司都犹豫了。

  如果两家公司都出巨资强占同一个市场,那么出现的后果将很可能不堪设想,轻者可能会影响到对方的资金流动,重者可能导致公司的破产。

  于是,在最后的关头,两家公司都选择了回避。

  可接下来,戏曲性的一幕出现了:一家叫星巴克的咖啡店诞生了,并且最终以惊人的速度开辟并强占了整个的美国市场。

  到了今天,星巴克公司已成为美国乃至世界上一流的精制咖啡零售商,它的扩张速度以及它的成功模式,已让许多顶级的财经类杂志转摘分析。

  很多人说,这家起初很小的咖啡店,是夹在两家大公司间沾了大便宜。

  其实事实并不完全是这样,俗语说,狭路相逢勇者胜,星巴克的成功,可以说完全取决于它的勇气,当前景美好而很多人踌躇不前时,那么,胜利就将属于那个勇于出手的人。

  励志故事4:将一件事情做到极致

  五年前,只有20岁的曹祥云还是格力电器公司一名再普通不过的搬运工。

  转眼间一年过去了,曹祥云在这个环境艰苦的工作岗位上坚持住了,而且屡屡荣登每季度一评比的光荣榜。有工友问他:“这么累的活儿,你那么较真干吗?只要混得过去不就行了吗?”曹祥云反问道:“做人也累,难道也只要混得过去就行?”工友哑口无言。

  曹祥云的努力终于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2003年5月,各项考核指标都名列前茅的曹祥云被推荐去学习开叉车。公司对叉车工的要求比搬运工要高许多,其职业技能也提高了几个档次:12台空调装在一个木制托盘上,叉车的两支铁臂必须准确无误地伸进托盘不足10厘米高的空间,稍不留神将铁臂伸高了几厘米,就会将包装里的空调插坏,并且一插坏就是两台。

  初时,曹祥云把握方向不稳,叉车的车轮直打晃,但他不甘落后,每次作业完毕,别人休息了,他仍留在车上,练习起步、升降、停车……

  往后的一年中,曹祥云的技术突飞猛进,笨重的叉车在他的操纵下变得像绣花针一样灵巧——转弯、升降、分合,物品丝毫不差地输入卡车,没有损坏一件。在全厂40多名叉车工中,他的准确率位居第一。

  一次,曹祥云发现,空调外包装破损有部分原因是因为叉车操作不当。于是,曹祥云给自己提出了“无撞击操作”。同事们得知后,都觉得不可思议,曹祥云不管旁人的意见,自己动手练习起来。两个月后,曹祥云能够通过控制叉车水平运行速度和货叉直升降的角度,打眼一瞄,就能准确定位,又轻又稳。

  一次,曹祥云装送新型号5匹空调作业,发现5匹机底站叉板很窄,叉车叉进去很容易刮到边缘,给空调质量带来了隐患。有什么办法可以提高叉车操作的精确度呢?晚上,曹祥云与工友外出吃饭,正苦于没有工具打开啤酒瓶时,一位工友开玩笑说:你那么牛,开台叉车来开啤酒瓶吧。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对呀,如果能达到用叉车开启啤酒瓶的水平,正常作业时就不怕刮到机底站叉板。第二天曹祥云便买来几箱啤酒,一有空就练习起用叉车开瓶盖,直至练到每瓶啤酒被货叉精准地打开而酒瓶没有任何破损的境界!

  2004年年底,一场大停电使整个仓库的装卸作业被迫停下,但该批次出口空调集装箱立刻要报关,如果不抢装,一旦过了报关时间,不能把产品如期交给客户,损失可想而知。情急之下,有人建议使用叉车试一试。集装箱货车离发货平台区约一米距离,6台几吨重的中央空调被这一米的距离给断开了,而集装箱里空间有限,要把6台中央空调全部装完,每台空调的间距最多10厘米。10多年的老司机见了直摇头,都不敢接招。

  艺高人胆大,曹祥云咬牙接受了这个任务,他把叉车分别换上两只10米长的货叉,自己坐上叉车,精心操作。同时让两个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站在集装箱里,通过对讲机随时报告空调的位置。随着清晰的报告声和“OK”声,一台台空调准确到位,顺利地全装了上去。曹祥云用自己过硬的胆识、娴熟的技巧,为公司挽回了高额损失。从此,“叉车王”这一美名从公司传开了。

  2005年9月,曹祥云应邀来到央视《想挑战吗》的舞台上,在吉尼斯世界纪录上海分部工作人员的监督下,他驾驶叉车在3分钟内完成了开启30个啤酒瓶的目标,一项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由此诞生!

  由于曹祥云既代表格力,同时又代表珠海,当他载誉荣归时,格力企业高层给予了他高度评价,公司首次拿出5000元重奖了一位基层工人,并破例规定:如果出外表演,公司将给予他出差的待遇。珠海市给予了曹祥云更高的荣誉——“珠海十佳优秀员工”奖。

  之后,曹祥云先后8次上中央电视台表演,他还参加了10多家卫视的竞技类节目。曹祥云不断地收到各种比赛、表演的邀请,他凭借着自己的“好身手”成为了万人瞩目的全国电视技能明星。他也使更多的人认识到:在平凡的岗位上,同样能够创造奇迹,得到社会的认可。2007年,曹祥云更是获得了广东省委授予青年的最高奖项——“第九届广东青年五四奖章”。

  将一件事情做到极致,一个搬运工原来也可以有辉煌时刻的到来。

  励志故事5:想成功的人请举手

  布罗斯刚进入白宫的时候只有22岁,在同事中引起了一阵不小的骚动。虽然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公务员,一个毫无经验的撰稿人,但他特立独行的性格还是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尤其是他那一头染成红色的头发,更是在西装革履、素以保守沉稳闻名的白宫撰稿人中显得格外惹眼。

  布罗斯不仅在衣着上显得与众不同,而且对自己的职业也有着不同于别人的看法。白宫的撰稿人是一个很特殊的群体,美国大部分的对外施政纲领和所有的演讲稿都由这些智囊们构思、策划、撰写、润色。从某种角度上说,他们代表着美国的形象。所以,对撰稿人的选拔也就格外严格。他们内部也按照资历,有着严格的等级分别。而布罗斯恰恰没有看重这种严格的等级分别。刚进入白宫不久,他便根据自己从亲身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向上司陈述了一些自己的意见。可现实毕竟不是童话,布罗斯独到的见解不仅没有得到上司的青睐,而且还招来了同事们的冷嘲热讽。关系不错的朋友都在私下劝他收敛一下,免得吃亏。初出茅庐便碰了壁的布罗斯也渐渐变得沉默寡言,却在心底苦苦地等待着新的机会。

  2005年,随着国务卿鲍威尔的辞职,白宫再次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变。一朝天子一朝臣,谁也不知道自己的饭碗是否还能保住,白宫撰稿人们都暗暗为自己捏了一把冷汗。不久之后,新上任的国务卿赖斯便召集所有撰稿人开会。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赖斯并没有裁员的意思,只是想征询一下众人如何撰写白宫演讲稿的意见。没有了失业的压力,众人又恢复了保守沉稳的本性,一个个沉默不语。会议开得非常沉闷,不时有人打着呵欠。就在失望的赖斯准备结束这鸡肋般的会议时,一个红头发的年轻人高高举起了手。众人纷纷把目光投了过去,接着爆发出一阵哄笑——又是布罗斯,这个性格叛逆的年轻人不知道又会说出什么让人吃惊的话来。这是整场会议中唯一主动举手的人,赖斯让他阐述自己的观点。面对国务卿,布罗斯显得有些拘谨,略带慌乱地陈述完了自己的想法。赖斯微笑着听完了他的话,觉得大多数的想法并没有什么新意,不过也有一些点子很有创造性。会议结束后,赖斯转身告诉身边的助手:“请留意一下这个红头发的年轻人。”

  从那之后,布罗斯很快便从众多的撰稿人中脱颖而出。很快,他便成了赖斯唯一的撰稿人。一篇篇天才的演讲词从他笔下流淌而出,成就了赖斯,也照亮了自己。年仅26岁的布罗斯在等级森严的白宫中平步青云,成为了白宫中最年轻的高级顾问。他走红的速度甚至让以造星出名的好莱坞大跌眼镜。如今,无论赖斯走到哪里,人们都会在她身边看见一个红头发的大男孩儿。他已经成了白宫高层必不可少的成员。

  这世界上并不缺少机会,缺少的只是抓住机会的决心。阻碍我们成功的往往不是无人给我们机会,而是我们没有抓住机会的胆量。我们之所以与成功无缘,便是太在乎他人的看法,在机会面前犹豫不决。想成功的人请举手!在机会未来临时,我们可以恐惧,退缩,茫然无措,可当机会到来的刹那,我们必须鼓足勇气,战胜恐惧,把自己的手高高举起。没人给我们机会,我们就要给自己创造机会。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2019非常振奋人心的励志故事推荐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