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昨天发生了什么事毕竟昨天,成为过去,无法改变,不要让昨天的烦恼影响到今天的好心情,一切从现在开始!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短励志故事,希望你们喜欢,欢迎阅读!
励志故事1:成功的基石
一位穷困潦倒的年轻人,在别人开的一家商店里当伙计。
一次,一个妇女买纺织品时多付了几美分,他步行10公里追上那位妇女退还了这几分钱。
又一次,他发觉给一个女顾客少称了四分之一磅茶叶,他又跑了好几公里给她补上。
他在当邮递员的同时,还替人劈栅栏木条挣零花钱。一个寒冷的早晨,他走出家门时,看见年轻的邻居用破布裹着光脚,正在劈一堆从旧马厩拆下来的木料,说是想挣一美元去买双鞋。他便让那青年回到屋里去暖暖脚。过了一阵子,他把斧子还给了那个青年,说木柴已经劈好,可以去卖钱买鞋了。
有一次,他当测量员时,在彼得斯堡测量后,故意把一条本可以笔直的街道设计成为弯的,是为了保全一个穷苦的孤儿寡母家庭的住房。如果把街道建成直的,这可怜的一家人岂不要露宿街头!
这位一贫如洗、地位卑微的年轻人在25岁时通过竞选当选为议会议员。
1860年5月,51岁的他参加总统竞选,在全国代表大会上,“拥护老亚伯,拥护劈栅栏木条的候选人”的呼声终日不息,最终他击败了对手,成为美国第16届总统。
他便是被马克思誉为“全世界的一位英雄”的亚伯拉罕·林肯。应该说,除了他的不屈不挠、坚持不懈、一往无前的奋斗精神外,同情弱者、无私善良的崇高美德,为他奠定了成功的基石。
励志故事2:戴高乐的信笺
戴高乐将军担任法国总统11年,不但赢得了法国人民的爱戴,也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尊重。人所共知,戴高乐是一位叱咤风云的将军。殊不知,他还是一个极其清正廉洁的人。
他每天都能收到大量的来信,当然,日理万机的总统不可能亲自处理所有的信件,但是,只要是秘书转交到他手上的,他必定认真阅读,亲自处理和回复,而且公私分明。他的办公桌上放着两种信笺,一种笺头印有“共和国总统府”字样,专门用于公务信函。而对于私人信件,他从来不用这些信笺,而是采用他自备的信笺——普通白纸。
他还有随身携带支票本的习惯,即使出国访问都带着,为的是能够及时直接支付他的个人费用。按规定,出国访问的置装费是不用自己掏腰包的,但他都用自己的私人支票支付。有一次,他在一家家具厂订购了一个书柜,交货时,他立即开了一张支票交给送货人。送货人拿着将军亲笔签名的支票,竟舍不得去兑现。
公款公用,私款私用,戴高乐总统从不含糊,从不妥协。曾经有人这样评价他:如果怀疑将军私用了一分钱公款,那简直就是对他的侮辱。
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不仅仅是具有处理国家大事的能力,也包括处理生活小事的人格魅力。
励志故事3:曾国藩的冷静
1861年7月,咸丰皇帝临去世前,任命肃顺等8人为顾命大臣,辅佐同治皇帝,虽然有8个人,实际权力却掌握在肃顺一人手中。
一天,镇压太平天国有功的曾国藩在军中得到胡林翼转来的肃顺的密函,得知这位精明干练的顾命大臣在西太后慈禧面前举荐自己出任两江总督。
在官场上一直不太得意的曾国藩急需朝中重臣为自己撑腰说话,以消除清廷对自己的疑虑,大树底下好乘凉,攀上肃顺这棵大树,有他为自己在朝中说话,再好不过了,于是打算提笔给肃顺写封信表示感谢。
但写了几句,他就停下来进行了一番冷静的思考:肃顺为人刚愎自用,目空一切,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有才气也有脾气;而西太后慈禧,这个女人现在虽没有什么动静,但绝非常人,以自己多年的阅人经验来看,西太后心志极高,且权力欲强,又极富心机。肃顺这种专权的做法能持续多久呢?西太后会同肃顺合得来吗?
思前想后,曾国藩没有写这封信。后来,肃顺被西太后抄家问斩。在众多官员讨好肃顺的信件中,独无曾国藩的只言片语。由此,曾国藩取得了西太后慈禧的信任,保住了自己的名爵。
很多时候,遇事不要头脑发热,要冷静思考,慎重对待,以免引火上身。
励志故事4:良心的检票口
1986年,世界杯在墨西哥举行。在阿根廷与英格兰的四分之一决赛中,球朝阿根廷主将马拉多纳这边飞了过来。他凌空飞跃,跳起来企图顶球。但由于个头矮小,情急之下,他用手将球砸进了对方球门。
当时,这一细节逃过了多数人的眼睛,就连裁判纳塞尔也宣判进球有效。英格兰门将希尔顿捶胸顿足,发出了严重的抗议。但事已成定局,容不得更改。结果,英格兰队士气低落。阿根廷队趁势追击,再次赢得了一粒漂亮的进球。最终,阿根廷队以2∶1战胜了英格兰队。英队惨遭出局,而阿队则加冕当届世界杯。马拉多纳本人也由此成为了本次赛事的最佳球员。
马拉多纳载誉而归,得到全国人民的拥戴。可以说,他因“上帝之手”而红极一时。不过事后,曾有人对此提出了质疑。但马拉多纳的解释却相当狡猾:“这完全是上帝的举动”“这粒进球一半出自迭戈之脑,一半出自上帝之手”……眨眼间,十多年过去了,当年的“上帝之手”似乎再也无人提起。
作为一名横扫千军的球坛大腕,马拉多纳经常会被问及同一个问题:对于您和贝利,您认为谁更配得上“球王”的称号?每次,他都不知如何回答是好,要么无可奉告,要么支支吾吾地搪塞过去。一时间,搅得他很心烦。这天,郁闷的他来到一个教堂里,参加了一个祷告。“一个人可以骗过全天下的人,但却唯独骗不了自己的心。”当这句话一个字一个字地从他嘴里蹦出后,他脑海中当即浮现出了当年的那个手球。突然,他怔住了,并陷入了久久的沉思之中。此后的半年里,他因无法忍受内心的煎熬,而近乎崩溃。
2008年2月1日,他终于鼓起了勇气,公开向英格兰队道歉。时隔22年,双方握手言欢,前嫌尽释。他在英国《太阳报》上刊登了一封致歉书,其中有这么两句话:你犯下过错,纵使逃过了法律和道义的惩罚,但却永远逃不过良知的拷问。在良心的检票口,每个残缺的灵魂都会被卡住,然后等待着忏悔前来救赎。等做完这一切后,他对着天空,长长地吁了一口气。至此,悬挂在心中的石头终于落地了。
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一个记者用“谁才是球王”的问题,故意刁难过马拉多纳。因为在他们看来,马拉多纳就是当之无愧的“球王”。
励志故事5:靠拉车求学不丢脸
国画大师李苦禅原名李英,山东高唐县人,出身贫寒。1922年,23岁的他到北京国立艺术专科学校西画系学习。
李苦禅是个穷学生,学习费用全靠家中接济。因囊中羞涩,他住不起旅馆,只得在北京一所破旧的寺庙里栖身。遇到家中接济不上时,他便陷入了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困境。于是,他开始靠晚间和休息日拉洋车维持生活。为此,林一卢同学赠其“苦禅”二字为名。此后,他一直用着此名。
1923年秋天,李苦禅到绘画大师齐白石先生的家中拜访。见面后,他恭恭敬敬地对齐白石说:“我爱您的画,想拜您为师,不知您能不能收下我。现在我虽穷,没有什么见面礼给您,但等我将来做了事之后,定将好好孝敬您老人家!”齐白石见他率直质朴,当即就答应了。他急忙跪下就拜,差点摔倒,竟然把齐白石给逗乐了。就这样,这位靠拉洋车维持生活的年轻人,就成了齐白石的第一位拜门弟子。
李苦禅虽然继续在晚间和休息日拉洋车,但总是远离齐白石先生的住所,并把帽檐压得低低的。因为,他怕熟人认出自己,给齐白石丢脸。
说来也巧,有一个星期天,李苦禅拉车到王府井大街兜生意,在路过一家书画店时,恰巧遇到齐白石先生和几位朋友从店里出来。他大吃一惊,正神色慌张地拉车躲避,忽然听到身后传来齐白石的喊声:“苦禅,还不过来,送我回家。”他应了一声,将车掉转过去,请齐白石上车后拉起车就走。途中,齐白石心疼地问:“苦禅,你经济困难,靠拉车度日,怎么不告诉我呀?”他回答:“我对不起老师,给老师丢脸了。”齐白石和蔼地说:“丢脸?丢谁的脸哪?你不知道我是木匠出身,鲁班的门下吗?苦禅哪,靠劳动吃饭是不丢脸的,靠拉车求学是不丢脸的。”
回到家后,齐白石先生将自家院里的一间厢房腾出来给李苦禅住,还给他的一些画上题字,让他卖掉解决生活困难。
在齐白石先生的资助和关爱下,李苦禅退掉了所租的洋车,摆脱了生活困境,开始专心致志地刻苦学画。
齐白石先生对李苦禅这个得意门生的评价是:“余门下弟子数百人,英(李苦禅原名李英)也学我手,英也夺吾心,英也过吾,英也无敌,来日英若不享大名,天地间是无鬼神矣!”
自古英雄多贫寒,从来纨绔少雄男。李苦禅没有辜负齐白石先生的厚望,终于成长为一代书画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