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最新生物复习提纲总结归纳
复习的目的和任务是帮助学生对初中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和总结,巩固和提高,并能加以运用。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八年级上册最新生物复习提纲总结,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八年级上册最新生物复习提纲总结
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
自然界中,目前已知的动物大约有150万种,根据其体内有没有脊柱,可以将它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脊椎动物(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动物、哺乳动物);另一类是无脊椎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
鸟类和哺乳动物不会随着环境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是恒温动物。
鱼、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是变温动物。
1、腔肠动物(大多数生活在海洋中,少数生活在淡水中,如水螅。)
(1)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2)代表动物:海葵(被称“海中之花”)、海蛰、珊瑚虫、水螅(身体有内外两层细胞----内胚层和外胚层)。
(3)与人类的关系:
有益:①海蜇经加工可食用。②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物质,堆积构成珊瑚礁。
珊瑚礁的作用:①形成岛屿;②加固海岸;③为海底鱼类提供重要的栖息场所和庇护地。
2、扁形动物(大多寄生在人或动物体内,但涡虫自由生活)
(1)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2)代表动物:涡虫、华枝睾吸虫(精巢发达,呈树枝状得名)、血吸虫、绦虫。
(3)与人类的关系:
有害:①人或动物如实使用了生的或未煮熟的含有华支睾吸虫的鱼虾,就会感染该病。
②我国南方流行的血吸虫是由日本血吸虫感染引起的。
3、线形动物(有些自由生活,有些寄生在人、家畜、家禽、农作物体内)
(1)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状;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2)代表动物: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生殖器官发达。)、蛲nao虫、钩虫、丝虫、线虫。
(3)预防蛔虫病的措施:①注意个人卫生,不喝生水,蔬菜水果洗干净,饭前便后洗手;
② 要管理好粪便,粪便要经过处理杀死虫卵后,再做肥料使用。
4、环节动物
(1)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有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2)代表动物:蚯蚓(靠湿润的体壁呼吸,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土壤中,以植物的枯枝、朽根和其他有机物为食,主要运动器官肌肉,刚毛辅助运动,靠近环带的为前端。)、沙蚕、蛭
(3)与人类的关系:
蚯蚓:①疏松土壤,改良土壤。②能提高土壤肥力。③身体富含蛋白质,是优良的蛋白质饲料和食品。④处理有机废物。
沙蚕是鱼、虾、蟹的饵料。
蛭的唾液中有防止血液凝固的物质--蛭素,在医学上,可生产抗血栓药物。
5、软体动物(目前已知的软体动物有10万种以上,是动物界的第二大类群。)
(1)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2)代表动物:河蚌、扇贝、文蛤、镒蛏、石鳖、蜗牛、乌贼(贝壳退化成内骨骼)、章鱼(贝壳退化成内骨骼)
河蚌内的珍珠是由外套膜受沙粒等异物的刺激,分泌大量的珍珠质把异物层层包裹起来。
珍珠与贝壳的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
(3)与人类的关系:
中国是水产养殖大国,水产养殖总量名列世界第一,其中贝壳产量也位居世界首位。
有益:食用(牡蛎、扇贝、鲍,含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且脂肪含量低。)
药用(鲍的壳(石决明)、乌贼的壳(海螵蛸)、珍珠粉等皆可入药)
工艺品(螺壳、珍珠壳)
有害:有的危害农作物,传播疾病(如钉螺与血吸虫的传播有关)
6、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已命名的种类有120万种以上,占所有已知动物种数的80%)(1)主要特征: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2)代表动物:虾、蟹、蜘蛛、蜈蚣、苍蝇、蝗虫等。
(3)节肢动物分为四类:
①昆虫类(蜜蜂、蜻蜓、蚊子、苍蝇蝴蝶、蝉、蟋蟀、七星瓢虫) ②甲壳类(虾、蟹) ③多足类(蜈蚣、蚰蜒、马陆)④蛛形类(蜘蛛、蝎子)
(4)昆虫(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会飞的动物。)
①主要特征:身体分头、胸、腹 三部分;有一对触角(触觉和嗅觉);胸部生着3对足(善于跳跃)和2对翅 (适于飞行)
呼吸器官:气管、气体通道:气门。3个单眼1个复眼、口器:摄食
外骨骼的作用:1、保护内部的柔软器官2、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②代表动物:蜜蜂、蜻蜓、蝉、瓢虫、螳螂、菜粉蝶、家蚕等。
(5)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①虾、蟹食用②蜜蜂等昆虫传播花粉③蝎子、蜈蚣、蝉蜕等入药④果蝇是实验材料
⑤蚊、蝇、螨叮咬人传播疾病
7、鱼
1、鲫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1)体色:体背面深灰黑色,腹面白色,不易被上下敌害发现(保护色)。
(2)体形:梭形,游泳时减少水的阻力。
(3)体表:有鳞片保护身体,有黏液减少阻力,身体两侧各有一条侧线,有感知水流、测定方向的作用。
(4)用鳍游泳,鳍是鱼的运动器官(背、胸、腹、臀、尾鳍),胸鳍和腹鳍有保持鱼体平衡的作用,尾鳍能够保持鱼体的前进方向。
(5)用鳃呼吸 鳃由鳃丝、鳃耙和鳃弓组成,主要部分是鳃丝,鳃丝中密布毛细血管,因此鳃是鲜红色的。
(6)雌雄异体,体外(水中)受精,水中发育。
2、鱼类的主要特征及代表动物
(1)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2)代表动物:淡水鱼类(中华鲟(“长江鱼王”活化石)、草鱼、青鱼、鲢鱼、鳙鱼、鲫鱼、鲤鱼)和海洋鱼类(鲨、带鱼、银鲳、魟)等。
“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鱅鱼。
8、两栖动物
(1)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2)代表动物:大鲵(娃娃鱼)、青蛙、蟾蜍、蝾螈等。
(3)青蛙生殖和发育的特点:
雌雄异体,水中产卵,体外受精,变态发育。发育过程: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9、爬行动物
(1)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2)代表动物:乌龟、鳖、蛇、鳄、蜥蜴(完全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
10、鸟(地球上大约有9000多种)
(1)主要特征: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有气囊辅助肺呼吸。
(2)家鸽适于飞行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①身体呈流线型,减小空气阻力。
②两翼和尾部生有大型正羽,可以扩大两翼面积,使两翼扇动有力,尾部的正羽有控制方向的作用。
③胸肌发达,能强有力地牵引翅膀扇动空气。
④骨骼薄,长骨中空,可减轻体重;胸骨发达,有龙骨突,为发达的胸肌提供附着的场所。
⑤食量大,消化能力强;直肠短,能及时排出粪便,减轻体重。
⑥用肺和气囊进行双重呼吸,可获得充足的氧气。(气囊的作用是:暂时贮存气体,辅助呼吸)
(3)家鸽生殖和发育的特点
①体内受精,卵生,主要是体外发育。
②卵细胞:包括胚盘(含细胞核)、卵黄,卵黄膜三部分。卵黄是供胚胎发育的养料,卵白和卵壳都有保护卵细胞的作用,卵白还给胚胎提供水分和养料。
(4)代表动物:鸵鸟、企鹅、鸡、鸭、鹅、家鸽等
(5)与人类关系:
猫头鹰捕食鼠类;大山雀、灰喜鹊、啄木鸟等捕食农林害虫;鸡鸭鹅食用;丹顶鹤、孔雀等观赏。
11、哺乳动物 (地球上大约有4000多种)
(1)主要特征: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齿有门齿(切断植物纤维)、犬齿(撕裂食物)和臼齿(磨碎食物)的分化。
(2)代表动物:牛、狗、狼、猫、鸭嘴兽、袋鼠等。
兔(草食动物)的牙齿,有门齿、臼齿
狼(肉食动物)的牙齿,有门齿、臼齿、犬齿
体腔内有膈,这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结构。
神经系统发达,由脑、脊髓、神经组成,大脑发达。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一、动物的运动
(1) 动物的行为是指一系列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动物的行为常常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身体结构。
(2) 运动系统是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的。
(3) 人有206块骨 颅骨、胸骨、肋骨(不能活动) 躯干骨(半活动) 四肢骨(能活动) 能活动的骨连结(关节)
(4人有26块脊椎骨(半活动骨连结)
关节结构:关节头、关节囊(包绕关节)、关节腔(有滑液,使关节活动灵活)、关节窝、关节软骨(缓冲作用)。 其中关节头和关节窝组成关节面。
(6)在运动中:骨起杠杆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即骨骼肌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
(7)人体主要的关节: 上肢 肩关节 肘关节 腕关节 指关节
下肢 髋关节 膝关节 踝关节 趾关节
所有脊椎动物都有关节。
(9)运动时,肘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容易受伤。
(10)如何在运动中保护关节:一、运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运动;
二、运动强度应适当;
三、佩戴护腕和护膝。
(11)骨骼肌(是器官)中间较粗的部分叫肌腹,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腱。
(12)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
(13)为什么骨骼肌能牵动骨: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14)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
(15)人全身有六百多块骨骼肌,双臂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舒张。
(16)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17)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二、动物的行为
(1)按行为表现不同可将动物行为分为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等;
(2)据行为获得的途径,动物的行为大致可分为两类:
①先天性行为: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
如:蜜蜂采蜜、蜘蛛结网、蚂蚁做巢、小鸟喂鱼、吃梅分泌唾液。
②学习行为:在遗传因素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如:大山雀偷饮牛奶、黑猩猩取食香蕉、蚯蚓走迷宫、谈梅止渴、望梅止渴。
(3)社会行为:
①含义: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协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所具有的一系列行为。
②重要特征: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如:白蚁群体、狒狒群体、蜜蜂等。
③群体中的信息交流方式:通过各种动作、声音、气味随时交流信息。
④在自然界,生物之间的信息交流是普遍存在的;正是由于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
使生物之间的联系错综复杂,生物与环境才成为统一的整体。
⑤意义:使动物能更好地适应生活环境,维持个体和种族的生存。
(4)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越能适应复杂环境。同样,环境越复杂,要学习的行为越多。
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①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在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
生态平衡:是指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②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如二氧化碳等)循环。
③能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从而扩大了植物的分布范围。
2、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常用方法有:以虫治虫,以鸟治虫,以菌治虫。
3、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①动物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调查活动去了解)。
畜牧业和渔业的产值在农业产值中的比重是衡量国家或地区经济发达程度的标志之一。
4、动物与仿生:
①仿生: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的技术。
②动物与仿生:A、长颈廘与宇航员的“抗荷服”; B、萤火虫与冷光;
C、蝙蝠的回声定位与雷达; D、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