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说明为主是说明文与其他文体从表达方式上区别的标志。那么关于说明文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说明文作文500字,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奇特有趣的“笔”
铅笔、自动笔、圆珠笔、钢笔……随着时代和科技的进步,笔的花样越来越多,功能也越来越奇特,但是仍然无法满足大众的需求。因此我想发明一支笔,奇特而有趣的笔。
首先,它必须小巧方便易携带。在笔头上有一个黑色的圆形按钮,只要轻按,笔就自动缩小得只有大拇指那么大。如果你想使用,只要再按一下另一个正方形按钮,笔就从笔头慢慢往上升,变成原始大小。哈哈,怎么样,是不是很小巧呢?
要说到实用,我倍感自豪。肯定会有人问:“这种是笔,有什么功能?”平时一打开文具盒,铅笔、自动笔……五花八门,然而这种笔是组合型的,将我们生活、学习中常用的笔类特点组合在一起,我们再也不用带各种笔了,只需一支,解决所有用笔问题。
它还有第三个功能,打开笔帽,里面是一种通用型的修正膏,透明色,无毒无害,涂在错字上方,秒干,不着痕迹,跟没写过的一样,是不是很神奇呢?
这种笔还具备非常高级的功能,只需轻轻摁两下笔尖,立刻自动切换模式。如果你将笔尖点在任意单词、生字上,它马上就可以准确的语音播放。哇,瞬间就成点读笔啦!
偷偷告诉你们个小秘密,这种笔不仅是工作学习的瑰宝,还是饰品店的“抢手货”呢!它有个模拟器,只要用笔帽上的,扫描仪扫下你心仪的饰品图片,再旋转两下笔头,笔会自动变成玲珑可爱的发夹、胸针、胸章……
是不是非常神奇呢!
我还想让它有更多更全面的功能,一笔在手,万事无忧,但是要实现这个愿望还需要认真学习,用科学的力量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匠心与省心
“火培”、“炭培”,每次看到茶叶包装上有这两个词语,我打心眼里不服气——十有八九是假的吧。在老家那片茶区,仅剩四五户人家还沿用传统的制茶方法了。
传统制茶,需经过好几道繁琐的程序。手工采摘、筛茶、加湿后,便进入制茶重点——炒茶!
娇嫩的茶叶入锅后,渐渐变硬,人们怕茶叶碎了会破坏原有的味道,不敢用锅勺,只能靠赤裸裸的“手”不停翻炒。随着茶叶越炒越烫,人们的手也越发红肿,实在招架不住凝聚的高温时,只好泡冷水减缓疼痛。直到最后,一片片茶叶才蜷缩成一个个迷你小球。此时的它们还只是清茶,味道清甜,散发着淡淡的香味。若想成为火培或炭培茶,还需继续“深造”。
又炒了七八分钟,茶叶颜色变成深绿,这时再放到火上烘烤,才是真真正正的火培茶。它颜色稍稍偏黄,呷上一口,香味饱满浓郁。
茶虽好喝,可是,这种传统制茶方法实在太难太耗时,许多人坚持不了,换成了机器制茶。
电锯割,滚筒筛,炒茶机炒。与传统制茶相比,创新的机器做茶似乎真的又省时又高效。可殊不知,机器的火候单一,滚筒旋转容易撞碎茶叶。它虽然减轻了制茶的负担,但同样,它也在减淡茶香,更是在减降制茶手艺……
如果,在机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机械臂模拟手臂翻炒,并且可以进行温度的调节。那么茶的味道就不会改变,也可借助机器传承并发扬制茶人的匠心和工艺,让一代制茶人有了更省心的选择。
神奇的花
世界上有数不清的花,还有很多花长得很特别,但我向你介绍的花更特别,因为它长得很像我们生活中一件常用物品——鞋 这种花叫做拖鞋兰,它还被人们叫做“仙女的拖鞋”,因为传说有许多仙女总是偷偷到一个富翁家的花园里玩,老是把花朵踩得乱七八糟,花朵们把她们的鞋藏了起来。仙女们丢了鞋子,被天帝发现,就再也不让他们下凡了。积年累月,仙女们的拖鞋就变成了花朵。所以,这种可爱的小拖鞋花的名字就叫“拖鞋兰”。 拖鞋兰真正的故乡在热带和亚热带森林中,所以一定要在10摄氏度以上的环境下生活。没有储水的本领,就要不停地喝水,反正它脚下的土要是湿润的。它还不喜欢阳光,最好让它躲在有70%隐蔽的地方。 既然这么漂亮,就多开些时间好了。谁知道拖鞋兰一次就开三个月,就是最不能开的也能坚持一个月。 拖鞋兰刚刚被发现的时候,每栋身价高达几十万美元。因为花瓣是兰花家族中最独特的,还在国际兰花展中被评过好几次金奖呢。 拖鞋兰除了像鞋,还挺像人们装东西的兜儿,这么大这么漂亮的兜兜,能装好多的钞票,所以拖鞋兰的花语就是袋袋饱满,有财源滚滚、生活富足的意思。因为兰花幽香袭人,所以大家就把它们称为“天下第一香”。人们还把兰花叫“香祖”。拖鞋兰也是这个大家族的一员。 不要以为人家光有一副漂亮的面孔,兰花的用途还很广呢,它的花、叶、果、根都可以制药,有清热解毒、化痰止咳、止血止痛等功效。
听了我的介绍,我想你也非常想养一株漂亮的拖鞋兰了呢。
自制皮影
说起皮影,大家估计都很陌生吧?其实,皮影是一种中国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手艺,成品精致漂亮。
我这个“皮影”可不一样,传统手艺哪有一学就会?再说了,做皮影的步骤又多又难,没法儿了,我只好自己做了一回“简易皮影”。
由于纸很薄,皮影又要立起来,于是我根据网上的方法,将两张素描张粘在一起。然后在纸上画出《西游记》中的白骨精。不过她的四肢与头得分开来画,不然“皮影”的躯干哪有活动的空间?
给人物上完色后,将躯干小心剪下来。可是如何让躯干接在一起呢?我托着腮帮子,随意地瞥了一眼衣服袖口处的线头,浑浊的脑子里灵光一闪:用针线缝起来!我连忙取出针线盒,细心地穿好线,小心地看着手里闪着寒光的针穿过试用线……成功了!针轻松地穿了几个来回。可刚刚开始测验质量,却悲哀地发现,线虽牢牢地绑住了肢体,却绑住了肢体活动的自由!可惜了我花在上面的心血呀!我绞尽脑汁,终于想出办法来了,去买老师推荐的二角钉。可二角钉非常贵,一个两角钱,而且容易坏!真是心疼我那如流水般匆匆奔走的钱啊。
搞定了连接问题,又一个难题接连而至,用什么来控制关节?我先用一次性木筷穿过试用纸,用胶水固定住。但这样既不耐用,也不美观。我又冒出了一个点子,用吸管!
我把吸管底部大约二厘米处剪成4片,再在关节处涂上胶水,把两者一贴,哈,成功了!
这次我做“皮影”终于成功了,虽然比不上传统皮影,却也体现了皮影的美与乐趣。所以,如果你对什么有感兴趣,你就可以动动脑子,将琐事简单化,你将会发现不同的风采!
利用“照应”巧解词
我是一个爱动脑筋,刻苦钻研的小女孩。最近,我发现了在我们语文课文中,有一些重点词语和关键词,往往和上下文紧密联系,前后互相呼应。这种关系,我管它叫“照应关系”。 利用“照应关系”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理解词语。
例如老舍爷爷写的《猫》一文中,有这么一句话:“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多么尽职”。这句话先出现了一个重点词:“尽职”,紧接着写道:“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这种“照应关系”我把它叫做“先提后解”,即先出现一个重点词语或关键词语,后面紧接着对这个词语作具体的解释说明。我们读了课文,就能根据这段文字归纳出:尽职,就是猫用心抓老鼠,形容认真负责做好本职工作。又如在老舍爷爷写的《养花》一文中,课文中先出现:“我工作的时候,总是写一会儿就到院子里去看看,浇浇这棵,搬搬那盆。然后回到屋里再写一会儿。然后再出去”。紧接着写道:“如此循环”。 这种“照应关系” 我把它叫做“先释后结”。 即先用具体例子来来解释、说明,然后用一个词加以概括、小结。我们领会了上文就自然而然地懂得“循环”一词在课文里是指作者写一会儿文章,然后到院子里浇浇这棵,搬搬那盆,这样不断地交替。泛指事物周而复始地运动或变化。
这样的例子,在语文课文中比比皆是,我们只要利用“照应关系”理解词语的方法,就能利用课文去读去想,就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想象、思维、推理和概括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同学们,你们也尝试尝试吧。
说明文作文相关文章:
4.说明文阅读知识点
5.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