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情》为我们呈现了宁夏西海固人民脱贫致富的艰难历程,但20多年来发生在西海固的那些真实故事,远比电视剧中还要感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电视剧山海情观后感800字_看山海情与工作联系学习心得5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看山海情与工作联系学习心得篇一
从《山海情》学习群众工作三种精神
《山海情》这部热播剧讲的是西海固的人民响应国家扶贫政策的号召,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完成整体搬迁,通过辛勤的劳动和不懈的探索,将“干沙滩”建设成为“金沙滩”的故事。从吊庄移民到整体搬迁何其艰难,我们从中可以学到做好群众工作三大精神。
一是不忘初心的带头精神。起初,吊庄移民的人因为不能忍受恶劣环境,小部分人返回了涌泉村。村里召开协商会议,会上,村里的老支书表态,自己家一定去吊庄,在场群众深受感动,纷纷响应。俗语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领导干部是旗帜、是榜样,是增进党群关系的黏合剂。想要实现工作目标,领导干部就必须跟群众一起苦、一起干,领导干部就得带头吃苦、带头干。在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中,多次提到“实干”,并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要实现宏伟目标就要靠党员干部带头“实干”。
二是不遗余力的担当精神。“民在我心,民为我本。”凌一农教授带领团队发展庭院经济,手把手教技术,在蘑菇滞销的情况下,带领团队找销售渠道。他说:“菇民的任何难处就是我们无条件要解决的大事!”铿锵有力的话语,说进了每一个工作人员的心坎,彰显了共产党员在困难前面的担当精神。共产党员只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实干为民,带领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才能有效增进党群关系,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落到实处。
三是不畏艰辛的奋斗精神。吊庄的移民户们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植树造林,建学习、建医院、建设扬水站……一切都是从无到有,实现了戈壁荒沙到“塞上江南”的梦想。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根本原因在于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为新中国的成立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站在“两个一百年”的交汇点,共产党员惟有铭记不断奋斗、带领人民群众拼搏进取,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看山海情与工作联系学习心得篇二
从《山海情》学习基层干部“工作经”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电视剧《山海情》,以朴实动人的笔墨,描绘了20余年来福建对口帮扶宁夏、带领闽宁镇老百姓脱贫致富的历史画卷与款款深情。剧中的人物,淳朴、善良、无畏、坚韧,在一片荒滩上大刀阔斧、干事创业,成就了一片安详富足的“塞上江南”。作为基层干部,剧中“扶贫人”的探索实践为我们开展工作提供了经验和借鉴,他们勤勤恳恳、胸怀人民的奉献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践行。
脚踩泥土,奉献一片“情”。“脚下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剧中主角马得福出身于乡土,回报于乡土,从农校毕业后他毅然回到家乡挑起了“吊庄”这个重担子。面对村民的不解、质疑甚至攻击,他一次次穿梭乡村小路、一遍遍拜访相亲邻里,用一片真情“晓之以理”,完成了吊庄移民“从0到1”的突破。鼓舞他坚持到底的,正是他对家乡和乡亲们的“情”:他切实理解乡亲们被贫穷绊住发展,甚至因为金钱而失掉自尊的愁苦和无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衡量一名干部是否合格的永恒标准,想要做好基层工作,基层干部就必须像马得福一样,培养与人民群众的“同理心”“共情力”,学会换位思考,站在老百姓的视角上,想其所想,急其所急,俯首甘为燃灯者,真正成为老百姓的“主心骨”“贴心人”。
探索求真,奉献一片“智”。剧中的凌一农教授,身为菌菇领域的顶级专家,他决心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变成能帮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致富菇”。他每天驻扎在农户家里,从建菇棚、铺肥料,再到采摘、售卖,每一个环节都悉心指导、亲自参与,终于带领村民把适宜当地条件、经济价值高的双孢菇种植成功。而当蘑菇产量过高、采购商恶意压低价格时,他又开动脑筋、另辟蹊径,跑遍全国多个省市,为菌菇拓展销路。基层干部在工作中,不妨学习凌教授这种“求新”“求变”的智慧,一方面,把新技术用于基层管理,用新方法巧妙化解基层难题;另一方面,用好智力资源,邀请专家与技术能手为基层工作进言献策。无论是让“互联网+”“智慧社区”等现代化服务“飞入寻常百姓家”,还是利用数据化管理全面统筹基层治理资源,将“一站式”便民服务、“一张网”精细治理落到实处,都是可以用“智”去探索的广袤天地。
力治顽疾,奉献一片“真”。剧中的“反面教材”麻县长,看到闽宁种植蘑菇的新闻报道后不顾实际大做文章,在马得福和凌教授的强烈反对下,依然召开蘑菇种植推广大会,为的是给自己分管的农业工作挣政绩。他实地调研却不到实地,面对问题而不解决问题,靠官威、靠升职逼迫马得福瞒天过海、弄虚作假召开推广会。为了凑政绩、保官运而大做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对老百姓的疾苦漠不关心,这样错误的政绩观、价值观和这样的干部,是基层管理中的顽疾,是基层干部队伍中的“蛀虫”。求真务实,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优良作风,也是基层干部最基本的政治素养和政治品质。基层干部,不仅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要把群众当亲人,入村头、上炕头、下地头去听民声、察民意。若作风漂浮,沉不下心,总想“抄近路”“走捷径”,口号喊得震天响、落实起来轻飘飘,终将毁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路,也辜负了老百姓的期待,寒了老百姓的心。
电视剧《山海情》已经剧终,而中国大地上更多的动人故事正在上演。基层干部,愿我们在剧中汲取情、智、真的精神营养与工作经验,用实际行动创造属于自己的基层工作“山海情”。
看山海情与工作联系学习心得篇三
汲取“山海”精气神 烧旺基层“三把火”
最近电视剧《山海情》热播,该剧讲述了在国家政策帮扶下,在闽宁扶贫协作下,大伙将风沙走石的“干沙滩”建设成寸土寸金的“金沙滩”的故事。山海为远情相近,闽宁同是一家人。自1996年以来,福建派出11批180余名挂职干部,2000余名支教支医支农工作队员、专家院士、西部计划志愿者,24载风雨兼程,24载砥砺前行,他们用身躯扛起了对口帮扶的国家使命,用汗水浇灌出宁夏脱贫的致富果实,用心血铸造出“山海协作”的盛世华章。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当前,我们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正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为基层党员干部,我们要心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为民服务的念头,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的干事创业的劲头,摆出“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乡村振兴的势头,真情相融,智志相辅,昼夜兼行,汲取“山海”精气神,烧旺基层“三把火”,让“三把火”照亮人民幸福路,举“三把火”走向乡村振兴路。
真情相融,烧旺基层“服务之火”。“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山”为宁夏,“海”为福建,将山海融为一体、焕发生机活力的,是对口帮扶宁夏工作队员不断引导贫困户解放思想,教育大家伙更新观念,带领群众转变生产方式,增添收入渠道、扩宽致富门路。作为基层党员干部,我们要厚植真情为民的情怀,以最为纯朴的情怀扎根基层,把根深深扎在基层大地;更要培育心系群众的沃土,用最接地气的方式融入群众,把情源源融入村民心中。在基层立下愚公之志、下足绣花之功、耕好责任之田、烧旺基层“服务之火”,树立执政为民的服务理念,提高人民至上的服务站位、坚守造福一方的服务初心,秉持为民谋利的服务操守,竭尽全力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成色十足、幸福感持续蔓延、安全感稳步提升。
智志相辅,烧旺基层“奋斗之火”。“人生难得几回搏,此时不搏何时搏。”包容开放的“东南风”如春雨般滋润着西北大地,唤起了宁夏人民“自我脱贫”昂扬斗志,激发了贫困群众“我要脱贫”的内生动力,谱写了闽宁协作将“干沙滩”建设成“金沙滩”的新篇章。经过24年的久久为功、接力攀登,贫困群众已全面脱贫,在这24年激情燃烧的脱贫岁月中,智志双扶引领了脱贫潮流。而今,在“十四五”规划开局起步之时,基层党员干部要智随志走、志以智强,以改革攻坚的智慧获取人民幸福生活的契机,用艰苦奋斗的志气引领群众干事创业的潮流,通过智志相辅,烧旺基层“奋斗之火”,携群众一块实干笃行,同人民一起砥砺奋斗,与大伙一道共创未来。
昼夜兼行,烧旺基层“振兴之火”。“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脱贫摘帽不是脱贫攻坚的终点,而是乡村振兴的起点,而乡村振兴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海市蜃楼,而是指日可待的品质生活。涌泉村日日夜夜的开拓创新,桩桩件件的脱贫故事,展现了“闽宁协作”下的“中国造”,为我们迈向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为基层党员干部,我们既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参与者,又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者,我们肩负着新使命,面临着新挑战,但也赶上了新时代,迎来了新机遇,我们要乘势而上,昼夜兼行,勠力创新,捕捉新机遇,打造新思路,尝试新方法,以“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担当、“敢为人先,敢于亮剑”的魄力,积极整合乡村闲散资源,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提升乡村颜值面貌,打造乡村回归经济,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烧旺乡村“振兴之火”,走出一条记得住乡愁、留得住风情、保得住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看山海情与工作联系学习心得篇四
西海固的“脱贫秘诀”
2021年初,一部扶贫剧《山海情》火爆荧幕,这部充满烟火气息的扶贫剧中浓缩了新时代中国脱贫攻坚战中万千基层干部的身影。有的观众与“水花姐”一同哭泣,有的观众为“马得福”不被理解时而感到忿忿不平,但最终大家都会为西海固的成功脱贫而感到骄傲。剧中的故事已经结束,但西海固的脱贫密码有迹可循。
脱贫秘诀一:扶贫先扶志。扶志就是扶决心、扶观念、扶梦想,帮助贫困百姓树立摆脱贫困的理想和信心。马得福回村工作遇到的第一件难事就是参加吊庄移民,常年的贫困生活让乡亲们失去了改变现状的勇气。最终,马得福家率先报名前往吊庄,说服了乡亲们一起前往条件艰苦的玉泉营。在我们的工作中,帮助基层群众改变生活的同时,更要关注他们的思想活动,一旦发现“等、靠、要、拿”的思想要及时破除,帮助他们树立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正确思想观念,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真正实现“两不愁三保障”,脱贫不返贫,让乡亲们从“有的吃”变成“吃得好”,从“有的穿”变成“穿得靓”。
脱贫秘诀二:扶贫再扶智。扶智就是扶能力、扶技术、扶理论,帮助贫困百姓学习一技之长。《山海情》中乡亲们从最初将县里给的八十一只“扶贫鸡”吃得只剩一只,到通过种植双孢菇赚取第一桶金,涌泉村的成功说明,扶贫工作不能仅仅是“授人以鱼”,更重要的是要“授人以渔”,实现从“输血变造血”的转变。技能培训是帮助群众脱贫最主要最直接的手段。根据当地特色制定具体的技能培训方案,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量体裁衣,传授基层群众最想学的手工技艺,真正激发基层群众的内生动力,让他们参与到扶贫工作中来,为自己的美好生活努力奋斗。
脱贫秘诀三:扶贫更需教育。扶贫不能只靠扶贫干部,更重要的是培养当地人才,从“引水”变成“打井”,真正改变一方土地。剧中的白校长为了阻止不满16周岁的学生外出打工想出了种.种办法,最终,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当地政府做出决定:在校学生,不论是否满16周岁,一律不得外出务工。白校长的所作所为给我们上了一课:“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想要真正改变一方土地,不仅要树新风、教技术,更重要的是让教育先行,让孩子们接受良好的教育,隔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只有教育能让这些孩子们改变命远,而改变了命运的孩子们才能将贫困连根拔起,真正盘活这方土地!
西海固的故事,到这里就真正结束了,但是我们的生活还在继续。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的开始,新奋斗的起点。在接下来的乡村振兴工作中,千千万万个“马得福”们一定会探索出属于他们的“致富秘诀”!
看山海情与工作联系学习心得篇五
@选调生 从《山海情》看悟学“三牛精神”
“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这正是《山海情》中峥嵘岁月的真实写照。一部《山海情》,刻画出多少“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有志于基层建设的仁人志士,折射出多少“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热血奉公的为民情怀,奏响出多少“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气势磅礴的时代壮歌!更弥足珍贵的是,这浓厚的“山海情”无不彰显着“三牛精神”的真义。新一届选调生正从“象牙塔”里的学生角色向为民“打工人”的角色转变,满载期待、勇挑重担。值此雏鹰展翅之际,又该如何从中看、悟、学“三牛精神”呢?
葆初心,扎基层,“虽九死其犹未悔”。“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鲁迅先生热血为民、无私奉献的真实心声,这也是《山海情》中基层干部奉为圭臬的重要理念。选调生既然决定扎根基层,就要化身成为“为民服务孺子牛”,永葆初心,坚定信仰,不断提高“政治三力”: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在纷繁复杂的基层事务中坐得住板凳,耐得住寂寞;读得了理论,下得了田野;处得了群众,悟得出要领。正所谓“君子慎独,不欺暗室。卑以自牧,含章可贞。”选调生要学做如斯“君子”,着力培养定力耐力毅力,不遗余力苦干实干巧干。
从零始,拓荒原,“领异标新二月花”。从黄土高坡到“塞上江南”,离不开国家扶贫政策的循循引导,离不开宁夏西海固地区干群的筚路蓝缕,亦离不开锐意进取的“创新发展拓荒牛”精神。剧中主人公马得福带头动员移民、其弟马得宝首种双孢菇,首开闽宁安家立业之先河,激发移民创业致富之心。正是怀揣着敢于“空杯”再出发的归零之心,开拓者们才能冲破重重阻力,成为创新发展的先锋者、主力军、摆渡人。面向未来,选调生更要立足实际,尊重规律,坚持创新思维,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让灼灼芳华在基层沃土上绽放。
苦心人,抓实干,“乱云飞渡仍从容”。基层工作的“成”和“不成”无关乎为民“打工人”的学历高低,却关乎“打工人”能否成为“艰苦奋斗老黄牛”,能否用脚下的泥土换取“光”和“热”。剧中主人公马得福用他的真抓实干传递出水滴石穿的真义,他总能“风雨不动安如山”、稳扎稳打向前走,完成了闽宁镇一个又一个阶段的飞跃。正是有开拓者们涓滴成流、聚沙成塔,干沙滩才能焕发生机,有机会塑成“金沙滩”。实践证明,越是满布荆棘的地方,越是形势严峻的时候,越能磨意志、长见识、增才干。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选调生在这个充满机遇的时代,更应主动激发“燃点”,用脚步丈量青春,用奋斗定义人生。
红颜弹指老,刹那芳华。在新发展阶段,选调生又该如何作为呢?“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山海情》中的楷模将“三牛精神”诠释得淋漓尽致,选调生不正需要吸此精神钙质、立下鸿鹄之志、勇攀时代之巅吗?
看山海情与工作联系学习心得5篇相关文章:
★ 基层党员看山海情观后感及个人学习收获5篇
★ 选调生观看《山海情》感悟和学习收获5篇
★ 电视剧《山海情》观后感
★ 山海情观后感个人心得体会5篇
★ 2021基层工作者观看《山海情》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
★ 2021扶贫剧《山海情》观后感
★ 2021观看山海情观后感以及心得体会五篇
★ 电视剧《山海情》观后感个人感想5篇
★ 2021基层干部观看《山海情》的心得体会5篇
★ 电视剧山海情观后感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