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日记微电影观后感(精选5篇)
细细品味一部作品以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观后感了。那么你会写观后感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星空日记微电影观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星空日记微电影观后感(篇1)
每个人的心中,肯定都有着一个小小的美好梦想。但是,有些人的父母的教育使他们埋没了梦想,接受现实。但是今天通过老师给我们看的《星空日记》,使我梦想之花再次开放。
短片主要讲了男主幼年时与朋友诉说着自己的理想——摘星星。不料却被在暗处的父亲发现,大骂了他一顿。但这并没有使他放弃了自己的梦想。时间犹如一匹骏马,在时间草原上奔驰着,快极了。男主的梦想一直在被耻笑,直到他来到北京大学学习,遇到天文学的王老师才继续自己那摘星星的梦想。他不断地努力,但他也不断地被人嘲笑说:“别做白日梦了!”经过努力,最后他在天文学的毕业设计会上,终于摘到了属于自己的星星。
短篇中最让我记忆深刻的一句话是那王老师说的:“梦,才是最真实的现实。”对呀,只要我们努力去完成梦想,那么梦想,总有一天会变成了最美好最真实的现实。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总会有人说:“大家都在耻笑我,说我不要再做梦了。我还是放弃梦想接受现实吧!”在此,我问问大家,他们笑又如何?笑了以后又对我们会有怎样的影响?如果问我,我会豪无任何顾虑地回答:不会怎样。所以我们照常去完成我们的梦想,让那些人看看什么是梦想的力量。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人,如蔡元培。他是我国北京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他的工资虽然非常高,但是从未给自己买过一套房子,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那是因为她将所有的钱财与心血都放在了教育上。
今天观看短片,让我受益极大,我一定要随着那梦想勇敢前进。
星空日记微电影观后感(篇2)
今天,我看了一部叫星空日记,这部电影对我深有启发。使我联想到我自己的生活。
梦想是最真实的现实。一位男孩为了追求梦想,不幸被同学、家长以及老师不理解而嘲笑,以至于最终放弃梦想,去面对现实。但教授还是一直协助他,帮她完成梦想。最终完成了毕业设计,还获得老师的认可。
我觉得,有梦就要去追!不要放弃它,同如梦是最真空的现实!所以,放弃它干嘛,还不如赌一把,万一赌成了呢,就可以实现梦想。万一没赌成,我们就把梦想当作秘密,就放在心里默默的想它,就好了。就不要去管它了。
而我呢?我一直不知道自己的梦想是什么。可是,我看了这部电影,就发现梦想就在我身边啊!只是我没有去追它。
我小的时候,我想当一个蛋糕师。我原来觉得自己是这么可笑啊!我想当蛋糕师,可能是因为我的妈妈整天愁眉苦脸心不在焉的。我希望妈妈快乐。我看着妈妈说:我一定要让妈妈笑起来!”我听说蛋糕吃了,人就会幸福起来。我就找到叔叔,让他教我做蛋糕。我一直做啊做,蛋糕做好了,我看着蛋糕,很丑。我和叔叔端着蛋糕,一路上都有人说桥这个蛋糕多丑啊。我听了十分羞愧。心想我再也不做蛋糕了。我给妈妈吃了蛋糕,妈妈不但没有笑,还要装着笑给我看,从此我再也没做过蛋糕了。
比起短片主人公,我还只是微弱的小沙子。所以,我要坚持这个梦想,去努力实现它!
星空日记微电影观后感(篇3)
“梦想是真实的现实。”
今天,我看了一部名为《星际日记》的电影,它深深地启发了我。这让我想起了我自己的生活。
梦是最真实的现实。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一个男孩因为不理解梦想而被同学、父母和老师嘲笑。他最终放弃了梦想,面对现实。然而,教授一直在帮助他,帮助她实现自己的梦想。最终完成了毕业设计,也获得了老师的认可。
我想如果你有梦想,你必须追逐它们!不要放弃,梦想是最真空的现实!所以,为什么不放弃呢,还不如赌一把,万一赌上了,就能实现梦想。万一我们不打个赌,我们会把我们的梦想当成一个秘密,并在心中默默思考。别管它了。
我呢?我从来不知道我的梦想是什么。然而,看完这部电影后,我发现我的梦想就在我身边!我只是没有追求它。
当我年轻的时候,我想成为一名蛋糕师傅。我觉得我太可笑了!我想成为一名蛋糕师傅,也许是因为我的母亲很悲伤,心不在焉。我希望我妈妈快乐。我看着我的母亲说,“我必须让她笑!”我听说人们吃蛋糕时会很开心。我找到了我的叔叔,请他教我如何做蛋糕。我一直在做蛋糕。蛋糕准备好了。我看着蛋糕,它们很丑。我和叔叔带着蛋糕,一路上有人说蛋糕有多丑。听到这个我很惭愧。我以为我再也不会做蛋糕了。我给妈妈吃了蛋糕,她不仅没有笑,还假装笑给我看。我再也没做过蛋糕了。
与这部短片的主角相比,我仍然只是一粒小小的沙子。因此,我将坚持这个梦想,并尽我所能实现它!
星空日记微电影观后感(篇4)
看这部微电影第一遍,自己就哭得稀里哗啦的。一个穷小子,从小立志摘星星,想学天文学;后来生计所迫,学了经济,坚持旁听、辅修天文学。虽然获得国际投行的工作邀请,但是最终撕毁协议,选择坚持自己的理想,用自己出色的毕业设计征服了天文系的评委们。
就让梦想比现实,高那么一点儿吧。
小时候在家中,每当有亲戚朋友来串门,小孩子不免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而当叔叔阿姨面带笑容地、用和他们平时说话不一样的温柔语气问:“孩子,以后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会自豪地说:“我以后要当一个科学家!”这种社会期许的回答自然能够收到良好的反响,大人们听到以后总会交口称赞,说这孩子真懂事。
“我一直在逼自己长大,逼自己走正确的路。”懂事,而不是梦想,伴随我从小到大。每一个阶段,我都生活在社会的意见里;这也要拜自己出色的社会化所赐。我不至于像影片中的主人公那样,因为坚持自己的梦想而挨打、被嘲笑。我相信任何一个性格正常的孩子,经过常规的家庭熏陶、学校教育,都能通过社会化而习得自己生活在其中的社会所认可的一套价值。除非,家长或学校试图通过暴力的方式改变现实。
在来到北大之前,我并未成功地忘掉自己的梦想。我记得接到招办老师电话的时候,问我想报什么专业,我欣喜地说:“德语。”电话那头短暂的沉默,然后说:“抱歉,德语系今年在山东没有计划。”
“不是现实支撑了梦想,而是梦想支撑了你的现实。”男主角做得最正确的一个选择,或许是选修天文学双学位,而不是从经济学院转专业到天文学。想从政管转专业到外院学德语,这可能是我这辈子做得最“错误”的决定——我自认为我坚持了自己的梦想,得到的却是家里冷冰冰的回复:“你要是敢转专业,你以后休想得到家里的一分钱。”
在我的一再坚持下,他们终于改变了回复:“你要是敢转专业,我们就不认你这个儿子。”
于是我还是觉得,现实支撑了梦想。等到父母确信我不会有任何“非分之想”以后,辅修和双学位他们也没怎么太多插手。不过现实是,大一上绩点太低以至于不够修德语辅修;到了大二,兴趣转向了社会学,于是选了社会学的双学位。
我直到现在还暗自庆幸没有告诉父母,北大的双学位除了CCER的经双,其他都不是教育部级别承认的学位。我还很庆幸我向父母撒了谎,说我的成绩不够修经双;不然估计要被逼着修个经双,可是自己数学又不好脑子又笨,经世济民个蛋,最后还不是经家济自己。
突然发现做这种决定不需要多么宏大的理由,没人在意修双学位是出于功利目的还是从小到大的梦想。梦想,存在自己心里就好。
来北大的学生不可能都像《星空日记》的男主角一样,出身贫寒、坚守梦想、绩点第一、实现梦想。至于男主角的未来,影片也没有展示。选了天文学这条路,注定和很多基础学科一样要苦苦耕耘,不知什么时候能多发几篇paper熬出头,真正让人类的知识领域扩展一点点。这对于一个坚持梦想但是家境一般的学生来说,能不能在这个时代经得住物质的匮乏、家庭的催促,真的是个未知数。
但是这就是北大最好的地方啊!至少,你可以享受选课辅修双学位的自由,而不是学校教务规定你只能修这几门课、每个学期都安排好、一切按部就班;至少,你可以在4年的本科生涯中,让梦想高于现实;至少,能让梦想发亮那么一会儿,能够让自己的内心得到暂时的安宁。
以及欢迎大家报名社会学双学位,别看它不怎么火,可是必修学分多得一比啊。
星空日记微电影观后感(篇5)
《星空日记》讲的是一个乡下孩子,从小有一个摘星星的梦想,但却一直被人嘲笑,在现实和梦想中徘徊。在北大的四年里,他学习了经济学,天文学,俩个完全不同的学系,代表着他的现实和梦想。纠结徘徊中他渐渐长大,渐渐明白了自己想要的,渐渐一点一点的糅合这现实和梦想的差距。整个微电影中,现实,梦想,爱情,亲情交替,一点一点阐释了北大精神,
微电影开头,主人公说自己来北大之前已经成功忘掉自己的梦想,可是果真如此吗? 那一段孩童声音的梦想“摘一颗星星,首先,你要有一把梯子,然后,你要有一个夹子,星星很烫,不能直接用手摘。”虽然听上去很幼稚,也有一点点可笑。可是这却是一个孩子真实的梦想,一个很朴素却又很伟大的梦想。可是,毕竟这只能说是一个梦想。在那个乡下的环境里,没有人会把天文当做是一个职业,更多的只是当成一种笑话。所以,主人公一直被嘲笑着,而这在父亲知道他要上天文学时体现的一清二楚。摔书本,摔笔,生气,这也许就是主人公的可悲之处。
十八岁,母亲去世,家里欠债,大学志愿改报经济专业。那是,他哭了,哭得很伤心很伤心。我想,这眼泪里,包含的不仅仅是对他对母亲的不舍和思念,还有他对梦想的放弃,对现实的屈服。
大学第一年,报到,主人公想,从那时起,不会再让人笑我,北大将是他新的起点。努力的把自己的生活做成一张全是对勾的表格,可是在那一张满满对勾的.表格后面,我想隐藏的确实一颗空虚全是叉的表格吧。因为那并不是他想要的。
这样去定义一个人?是他所处的位置?不是!是他前进的方向。可是方向到底是什么?在北大那个有无数可以随时进去的课堂里,他再一次迷惑了。
“如果梦想是一件衣服,那天文学是我穿不起的品牌”很形象的比喻,却能很好的阐明现实和梦想的差距。梦想真的如此遥不可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