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爱莲说》读后感想”,以供大家参考!
《爱莲说》读后感想1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爱莲说》的作者是宋代大哲学家周敦颐,它描写了荷花虽然身处污浊的环境,但是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令人尊敬的品格。作者通过对莲花的喜爱之情,来赞美那些在污浊环境中都能够坚定不移,保持自己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格的人物。
文中写道“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这句写出了莲花的不同寻常的可贵之处,是全文的精华之处。我们看到开放的莲花总是朵朵清香,含苞欲放,楚楚动人。它是生长在污浊的淤泥中,却清清白白,静雅宜人,令人肃然起敬,却又心生爱慕。 莲花出于“淤泥而不染”,我们做人也要一样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我们的人生,也应该学习莲花积极向上,努力进取,不随波逐流,不同流合污的精神。大千世界,万千变幻,我们所处的环境总是变化多端。学习莲花精神,就是在利益冲突面前,遇到追名逐利的时候,能够独善其身,保持清醒冷静的态度,始终坚守自己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原则。
莲花是生长在凡尘俗世的花朵,又是那么超凡脱俗,独具一格。它不象牡丹艳丽富贵,它不似菊花消极隐逸,永远亭亭玉立,清香淡雅,不浮华不喧嚣,保持独立。
读完《爱莲说》,我想,在我们的人生一帆风顺,事事如意的时候,特别需要这样一朵静怡宜人的莲花,时时提醒我们,“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爱莲说》读后感想2
莲,花之君子者也。从古至今,不知多少文人雅士皆以莲自居,就像“诗仙”李白一样,号称“青莲居士”。北宋周敦颐也在《爱莲说》中写下“出淤泥而不染”这等流芳千古的名句,以表自己要像莲花一样不受尘世间的“沾染”的高尚品质。
出淤泥而不染,“不染”的究竟是什么?
几世难为人,所以每个人都想要过得更好。这本身并没有什么错。怎奈世间常有诱惑,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拒绝这些诱惑。有些人并非本性顽劣,只是经不起诱惑,被其“沾染”了而已。所以才会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此等说法。以哲学角度来讲,凡事皆有内外因之分。在一个大环境中,如果不是出于内因——主观上接受了诱惑,那你便不会被“污染”。这样看来,并不是所有人都会被“熏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永远是那些意志力不够坚强的人。但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百花之中也只有莲才可以“独善其身”。既然真的无法抵制“侵染”,何不心甘情愿地被“陶染”?
主动加入一个适合自己的积极向上的环境,耳目濡染之下,说不定就会对某一话题产生浓厚的兴趣。比如和一群喜爱读书的人整天待在一起,天天听他们讨论各种各样的书籍,日久天长,你也会对那些书籍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去阅读它们,既满足了自己的兴趣,又丰富了知识。这何尝不是一种对自己大有益处的“染化”呢?
但我们并不是永远处在被动,我们也可以去“染化”别人。
参加各种讨论,可以把一些自己的观点叙述给他人。如果你的观点是正确的、中肯的,那么别人也会采纳你的观点并传播下去。这样一来,许多人都会染上一些你的观点。看着大家都采纳你的观点,这种满足感会使你心旷神怡,促使你进行下去。
染这个字,可以拆成一个水、一个九、一个木。可以理解为一潭水决定九棵树的品质。生活又何尝不是这样,就像一个大染缸。人之初,性本善,纯洁得就跟白纸一样,进了染缸,就得染上几种颜色。我们不能改变自己的生活,那就努力改变自己染上的颜色吧。毕竟,我们都逃不出这个大染缸。
《爱莲说》读后感想3
前些日子,于百忙中,偷得半日浮闲,重读了初中时的《爱莲说》一文,感触颇深。莲花之美在于一个“洁”字,“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描述它虽身处污泥之中,却不染纤尘,不随世俗,洁身自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道出它表里如一,不牵扯攀附的高尚品质。莲于廉音同、廉于莲意通,目前我们所倡导的廉政建设正是一篇新时期的“爱莲说”,我们所追求的思想境界正是莲花的品质。
作为一名党员,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直接关系着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声誉和威信。作为一名在基层工作的领导干部,我们要有莲一般的清纯品质,在工作中阳光透明,表里如下,淡泊名利,熬得住艰苦,耐得住清贫,自觉抵制各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当前有个别领导干部,不是想着为民造福,而是假公济私,沽明钓誉,整天沉迷在灯红酒之中,在位时民生载怨,离开后留下一片骂声,这样的人还是人民公仆吗?这样的干部虽是极少数,却也破坏了干群关系,降低了党的威信。
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们基层干部经济条件较差,思想负担也较重,但作为一名党员,人民的公仆,我们不应抱怨并不丰厚的物质待遇,也不应计较个人得失。面对汹涌的经济大潮,诱人的物质利益,我们党员干部就应当有莲一样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拒绝一切诱惑,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记心间,始终保持一名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当前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影响到了我们每一个人,我们应始终保持“任凭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心态,为了大局利益,可以牺牲个人利益。“与其浊富,宁比清贫”,我们党员干部要真正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化作一朵品质高洁的莲花,守身如玉,洁身自爱,为构建和谐社会培育出久开不败、绚烂夺目的“廉政之花”。
《爱莲说》读后感想4
朴素,清纯,傲立于荷塘的莲花晶莹玉润,给人以清凉之感。
莲,浑身是宝,莲子可食用,清凉祛火,莲子中的莲心可泡茶,莲藕可食用,整枝莲皆可入药。可是就是这种作用如此之的莲,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菊,在百花零落后的九月吐幽芳;牡丹,十分浓艳娇媚,可周敦颐却独爱莲花,因他既不愿意隐密,也不贪图富贵,志在坚贞不渝地保持君子的操守,因为“莲,花之君子者也。”
《爱莲说》一文作者借莲花的可爱来歌颂君子的坚贞气节,这既是作者的自况,也是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者的批评,表现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爱莲说》一文不仅是作者对莲的喜爱,借莲抒情,更告诉我们做人要品格高尚,不能贪慕虚荣。
莲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看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充分体现了莲的品质之高,表现了莲坚贞不渝地保持君子操守,这种高尚的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染,濯清莲而不妖。”一朵晶莹玉润的莲花从肮脏的污泥中生长出来,洁白晶莹,淡雅高洁,即使经过清水的洗涤也不显得娇艳,因为这是为人之本的道德信念。
自古以来,如莲一样高雅宽这士数不胜数,如李白,苏轼,李商隐,他们即使面对那一黑暗的社会,却依然洁身自好,身为现代社会的中学生,我们不必隐逸,但我们现在应好好学习,不互相攀比,要有耐心,要做君子,自觉抵制社会的不良风气,遵守《中学生守则》,做一名好学生。
周敦颐爱莲,我也爱莲,不仅是因为莲浑身是宝,皆可入药,更是因为莲的君子性格,我们应学莲,学莲之高尚,懂莲之文雅,即使在嘈杂的环境中,也能安静学习,做到“出於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爱莲说》读后感想5
古往今来,莲花一直有“花中君子”的美名,追其缘由,向来是出自背诵哲学家周敦颐的《爱莲说》。这篇爱莲、赞莲的美文,历经千年,多少文人墨客说诵吟咏。由此,莲花也不再是亭亭玉立的出水芙蓉,人们赋予了它心的生命意义。读完这篇千古美文,心中存有些许疑惑。
周敦颐爱莲、赞莲,因为它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贵品质。同时“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也是他认为莲花所具有的可贵之处。而我对此却有着不同的理解。“中通外直”的释义是“中间是空的,外身挺直”。而中间是空的不正是“腹中空空无点墨”吗?如此华而不实的花又怎能称之为“花中君子”呢?
周敦颐还认为,莲花的君子之风还体现在它的“不蔓不枝”。“不蔓不枝”的释义是“不生枝蔓,不长枝节”。周敦颐认为这正体现了君子不爱慕名利,不攀权附贵的高贵品质。而我认为,不生枝蔓,不长枝节是莲花的一个缺憾。因为它决定了莲花不能向更高处攀爬,如此不思进取的花,还能称得上是“花中君子”吗?孟子曰:“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鲁迅先生曾经说:“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由此可见,君子不该安于现状。
同时,“亭亭玉立”的莲花十分清高,它是不愿与人亲近的`,甚至有一点儿桀骜不驯。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告诫刘禅:“诚意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可见,清高实际上就是在堵塞忠谏之路。所以,作为君子,应该放下清高的姿态,广泛去听取别人的意见。
君子之风,并不只是停留在表面,而是应该从内而外散发的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