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第一范文网:谁伤害过你,谁击溃过你,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谁让你重现笑容。

中国名著《论语》读后感8篇

春竞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论语》称得上是我们华夏民族的传统文化,使我们的历史源远流长的文化历史的见证,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已经对好多修养,道德,人生哲理及学习方法等有了自己的见解。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国名著《论语》读后感,欢迎大家来阅读。

中国名著《论语》读后感篇1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里讲的是如何调和“学”和“思”的矛盾。作为一个理科的学生,我觉得我对这个问题有相对深入的理解。只学而不思,不易发现别人的错误,也不容易有自己的思想。就像读《论语》,买一本书回来,刷刷几下读完,即使过目不忘,学到的也是别人的东西。思而不学,则会进展缓慢,而且容易钻进牛角尖出不来。这时如果能够参考一下以往人们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则很可能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荀子也说过“吾常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所以,孔子告诉他的弟子,在学习中要把握好“学”和“思”这对矛盾。

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话,我竟然不知出于《论语》。像“父母在,不远游。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道不同,不相为谋,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

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中国名著《论语》读后感篇2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姓子,氏孔,他是今天的东曲阜人,祖籍是今天的河南夏邑。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开创了私人讲学风气,他也倡导了仁,礼,义,智,信,是儒学家派创始人。孔子主要的成就是《春秋》,修订《六经》,创办私学。

我读完了《论语》,觉得《论语》给了我许多的启示。话说有一天,子路来孔子家学习,穿着一身非常华丽的衣服,慢慢地走了进来,孔子让他换一件非常朴素的衣服,子路听到后,连忙跑回了家换了一件朴素的衣服回来了。却还是原来的样子。孔子对他说:“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之,是知也。”意思是:由我教给你怎么样做的话,你明白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

有一次数学考试,我有一道数学题不懂,就去问老师。老师讲过后,我还是不明白,虽然我没有弄懂但我却不敢说,我怕老师说我笨,结果下一次考试,我又做错了,扣了四分。

《论语》使我们懂得了很多,比如: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更多的是做人的道理。你只要悟出其中的道理,人生就会无往而不胜!

中国名著《论语》读后感篇3

趁着寒假的闲暇时间,仔细的诵读了这一本薄薄的小书——《论语》。孔子提倡师生之间应相互切磋,共同讨论,互相启发,以收到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一部《论语》,实际上就是记载他们师生之间互相问对、讨论的情况。它是儒家思想的经典。它是我国一份重要的文化遗产,也可以说,它可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书。

孔子从他的政治、哲学和心理学观点出发,认为德育的主要内容是仁和礼。他所说的“礼”是一种政治秩序,他所说的“仁”,是最高的道德规范,当然,这种仁和礼是有上下、尊卑、贵贱、等级之分的。所以他主张“为政以德”,这反映了当时人的价值的提高和奴隶要求解放的时代特征。

启发式教育,现在的老师都不陌生.孔子的启发式教育,是孔子最重要的教育思想之一.欲教好,因材施。孔子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教育思想,那就是因材施教.由于孔子在教育方针上主张"有教无类",在招收学生时也做到来者不拒。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治学方法他讲究“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其目的是培养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自己会学习.学习的主动权必须交给学生,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其学会举一反三。

处世:"以真报怨,以德报德,率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因为内心的坦荡、自信、泰然而自内向外油然而生的从容,宽容.孔子提倡仁爱,但他并不认为应当以丧失原则的仁爱之心去宽宥所有人的过失。处世为人,除了要感谢帮助爱护自己的人,同样也要感谢那些嘲讽甚至伤害过自己的人,因为只有他们的嘲讽才更让人感觉至深,才更让人觉醒与自强.《论语》告诉我们,要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个人,且彼此间要留一点分寸。

交友:"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是对我们的忠实劝告,并提醒我们广交益友,不交损友,在与人相处的分寸把握上应"君子之交淡如水".慢慢品味才深深的感悟什么才是"淡如水",水的纯净与清彻.

通篇读完发现,书中频频出现的一些词语:坦荡,温暖,从容,朴素,和谐......其实,这些就是本书所要告知我们的为人处世的真谛.平时,总喜欢看一些纯文学类的书籍,目的也是想净化自己的心灵,荡涤内心的浮躁,处世、为人、行事以及生活中的凡此种种,给自己的人生多一份空间与遐想的余地.但这种借之外力的注意力转移较之自内而外的因"三省吾身"而泰然自若的从容实则"其远差矣."如孔夫子教导我们快乐的生活的秘诀那样,却需找到你内心的安宁。

中国名著《论语》读后感篇4

《论语》是一本记载孔子有关政治、社会、教育、交友、处事的说法的书。根据其重要性可分为四等。第一等是孔子自己的话,第二等是孔子跟第一流学生的对话。孔子的学生大概可以分为四科,一般称为“四科十哲”,这四个科目里面有十位哲学家。“哲”是指古代有学问的读书人。具体分类为:德行科: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科:宰我、子贡;政事科:冉有、子路;文学科:子游、子夏。第一流学生包括德行科和言语科。第二流学生从政事以下,第三等就是孔子跟第二流以下的学生对话。第四等是学生自己发表的言论。孔子有着温和的理性主义、深刻的道德情怀、乐观的人生理想三个思想特色。

论语全书共分“学习与人生成长”、“对生活的启示”、“人性到底是什么”、“如何建设和谐的家庭与社会”、“提升心灵,超越自我”五辑,傅先生更是用其独特的西方思维方式来理解中国古代哲学,清晰理路与独到诠释,不仅使人更易深入体会孔子的思想,导入现代社会的生活情境中,从学习、交友、为人、中庸、风度、生死等方面阐述人生。

作为一名小学老师,读到开篇的第一句便深有感触:“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是古代对老师、长者的一种尊称,让做我老师的我备感荣幸。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这个“学”到底是学什么呢?一般人认为是学习古代的“五经”、“六艺”,但是学“五经”、“六艺”就好像现在的学生在学校上课一样,你看见有几个学生真正高兴的?所以根据孔子整个思想来说,我认为是学做人处事的道理。在古代,“诗”代表文学——《诗经》;“书”代表历史——《尚书》;“礼”代表社会科学——《礼记》(有很多详细的生活规范);“乐”代表艺术——《乐经》;“易”代表哲学——《易经》。古代的人文学科以及生活的基本规范就在这“五经”里面。“五经”的“经”即永恒的道理,学习五经就是学习永恒的道理,也就是做人处事的道理。同时这句话也无不凸显做人处事的道理,尤其是“时”——适当的时机。孔子曾用水来比喻人的生命智慧,“智者乐水”,以水为乐,水就是能够顺着地形的各种状况而调整,碰到山它就绕弯了,碰到低的地方就把它填满,所以水代表智慧,能够适应各种情况。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悦”跟“乐”有什么差别呢?其实差别不是很大,“悦”是内在的一种高兴,“乐”是外在显示出来的笑哈哈、笑眯眯的快乐。 “东海有圣人,西海有圣人,此心同,此理同。”这是跟朱熹同一个时代的宋朝哲学家陆象山说的,所谓的东海、西海、南海、北海都有圣人,心是一样的,掌握的理也是一样的,都是相通的。这应该是阐述了孔子对待交友的一种方式:志同道合绝不是党同伐异,而是没有任何特定的目的,只是纯粹追求人生的理想。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说明什么呢?说明一个人已经学问有成,在社会上有很大的声望,但是照样不能为人所理解。谁不理解?当然是有权力的人。别人不理解你,而你并不生气。为什么不生气呢?因为求人不如求己,时机还不成熟,再有学问也不能代表这个时代都要照你的方式来做。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充斥的各种尔虞我诈,相互利用,各种不理解,又有多少人能做到不生气保持君子风度呢?

《论语》的开篇就告诉我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生道理:先是自己努力学习,其次朋友互相呼应,然后在学习有成而未受重视时,可以坦然自处。虽然只是简简单单的翻阅了《论语300讲》,但是觉得如果“半部论语可以治天下”是真的,那么“半篇论语可以护一生”也是有效的命题。关键在于:如何确实把握其中的道理?

中国名著《论语》读后感篇5

看到阿波的读后,才想起几年以前曾带研究生读过一次《论语别裁》。不过当年共读的学生都毕业了,阿波也已硕士毕业工作了两年,今年又来我新调来工作的这所大学读博士,并由我协助指导论文,可谓因缘巧合。而《论语》,我希望成为我指导的每一位学生的必读内容;对我来说,也是常读常新。

说来这是第二次阅读南怀瑾先生所著的《论语别裁》,只不过第一次并未留下任何文字印记,随着阅读讨论的结束而结束,在之后的日子里也未能用心去体会,有些惭愧。这次趁着入学前的一个月,伴随着一些杂事,断断续续地读完了上册。

第一篇学而包括了孔门教学的目的、态度、方法等等,讲的是作学问的内在修养。第二篇为政,讲的是学问的外用,突出了德的重要性。第三篇八佾,为我们讲述了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礼。祭祀之礼,外交之礼,君臣之礼,皆入其中。第四篇里仁,对“仁”进行了阐释和讲解。公冶长第五和雍也第六,通过对话和事例进行印证,述而第七则是通过对学而的注解,引申了学问之道。泰伯第八引申注解了为政,而子罕第九则是对公冶长和雍也进行了引申,阐述了孔子的思想与教育学问的观点。

读完之后,印象较深的是学而、为政和里仁三篇,在此记下一些零星的感受。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问不是呆板的文字,不是一成不变的知识,而应该从人生经验和做人做事上去体会。作学问,要多看、多疑问,随时随地地去思想、去见习、去体验、去反省,并不是读死书。反观我们,求学都为了工作,为了生活,无可厚非,但离真正的作学问,还差的十万八千里。再来看立身处世的态度,“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在家做孝子,出门在外,爱朋友、爱社会、爱国家,为人处事要谨慎,不小器,拥有宽广的胸襟,亲近有学问有道德的人,然后量力而行,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读来是这样的美好,可在现实生活中,孝敬与友爱却是那样的缺失。为人子女者不赡养父母,更谈不上“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却为争夺财产大打出手,对簿公堂,朋友间阳奉阴违,尔虞我诈,不喻于义,而喻于利。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想来令人痛心。

从“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可以看出德业的重要性。而“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说的是法制与德治。其实为政也好,做人也罢,都要有德,都要通晓人情世故。正所谓功名看器宇,事业看精神,穷通看指甲,寿夭看脚踵,如要看条理,只在言语中。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时刻怀揣一颗平常之心,爱人之心。

南怀瑾先生认为“里仁”是人如何处在仁的境界,要求我们重视个人修养,强化精神提炼,又要救世救人,追求“仁”的境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树“仁”之人生观,做到知行合一,以发自内心的善意去对待他人,以无限的温暖照亮他人。坚信心中有爱,以仁爱之心爱人。在日常生活中,坚信“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做到在家爱父母、爱兄弟姐妹,在外爱朋友、爱他人,爱社会,爱祖国。以“恭”要求自己,坚持做到必恭必敬,对世界、对他人有恭敬之心;以“宽”勉励自己,以自然宽和之态善待他人;以“信”立人品,做守信之人,讲求信用;以“敏”提升做事效率,在工作中善于抓住机遇,从容应对;以“惠”警示自己,以慈惠之心感动别人。

以上是我一些浅显的感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论语》,其中的深意和内涵,留着以后慢慢去学习和体会。

中国名著《论语》读后感篇6

《论语》是孔子与其弟子所编,虽说是两千多年前所编的,但还是让世界、让人民,更让我受益匪浅。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的主旨是做人要实事求是,不能似懂非懂。我一直把这句话当做耳旁风,不以为然,直到六年级危老师讲这句话时,才让我对他产生了兴趣。家人总说我学习时候不知道好方法,而我却总是打断他们,这才导致我考试吃了大亏。

记得那是桂花褪下她的平凡,开始展露光芒时,我却在考场上犯了愁。随着一生声哨响,数学考试开始了。刚开始答题,有的同学却犯愁了,眉头紧锁,而我却如鱼得水一般。我用轻蔑的目光看了看他们,从心底将他们狠狠嘲笑了一番,才继续答题,写着写着,我的脸色却陡然一变,死死盯着这道题,一只手挠了挠头,用嘴啃着另一只手,背上不停地冒汗。这时,我仿佛看见同学们对我指指点点,死党对我竖起的大拇指已缓缓向下,这打断了我的思路。这道题是老师说了多遍的呀!本是这样懊悔的我,却被想象所打断,气愤到双眼几乎喷出实质的火焰,于是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在卷子上乱蒙开了。由于这道题导致我后面的思路混乱,大脑已经崩溃。写完后我也没有检查,只是用手有气无力的,懊悔的,捶了捶脑袋,便在脑海中回想老师讲课的细节,可细节全是与同桌玩耍,唯一听到的一句话是:“谁还有不会的?”我看了看同学们都没有举手,也没好意思举起手来,这才“一错造成千古恨。”我垂头丧气,像霜打的茄子一样无精打采地垂在桌子上。卷子发下来后,我倒在了及格线上,这可能对差生来说是艳阳高照,喜上眉梢;可对我来说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上语文课时,我像失了神一般,却猛地听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一看原来危老师在讲这则《论语》呢!这使我忍不住回想了一下自己在数学课上的所作所为,于是我很快把这句话在心里默念了几遍,当成自己的座右铭。

从那以后,我也像桂花树一样慢慢展露自己的光芒,不可阻挡。而实事求是的精神更是印刻在我的心中。

中国名著《论语》读后感篇7

春秋时期,诸侯纷争,生于这个时代的孔子而立之年创办私学,周游列国热心救世,言行为后世留下典范。汉初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得文景之治,宋初宰相赵普得之半部《论语》治天下。孔子一生钟情于政治,投身于政治,天命之年居鲁国中都宰,路无拾遗,都邑大治,孔子所传之道皆经世致用。

论语开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纵观《论语》二十篇,君子的内涵无外乎“仁、义、礼、智、信”,而唯独把求学放在首位,可见学习地位之重。《论语·阳货》有云:“性本相近,习相远也。”太初有道,万物始于混沌,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两小儿辩日孔子尚不能决也,可见修身之道,贵在勤学!修身之道,仅于求学乎?“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君子的王道既非韩非的以法治国,也非庄周的无为而治,正如孔子之仁,以德教化,以仁立国,天下归心!在孔子眼中,重学归仁只是君子修身的基本要求。“颜渊问仁,子曰: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可见身为君子,还需谨慎言行,重行礼教,不能误入歧途而失君子之道。“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不仅要有高尚的品德,还需有不为外界所惑的坚定内心。“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心中君子的境界,不仅要重学归仁,克己复礼,有道而正,更重要的是保持这种高尚的品格。君子之道,广施仁义也,若十里之众欣欣向荣,必以礼乐而教化之,仁者居正,则君子之道正矣!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莫非勤学以礼,固守正道只为寄情于山水乎?答案恰恰相反,作为一个治理国家的君子,天下祥和安宁,百姓安居乐业,何不流连山水,“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而这也是孔子思想的最高境界。“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孔子所提修身之道皆为明德于民,以身作则,教化四方。季康曾问政于孔,“日:‘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治理政事,如若主张杀戮,施以暴政,必然加速其灭亡,若能主张仁政,以德治国,则“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如欲天下大治,海晏河清,君子仅以仁治民,以德治国恐为时尚早。“何为则民服,举直错诸枉,则民服。”民如水君如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治国之道还应命令法纪,加强四方治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君子治国应当高瞻远瞩,深谋远虑,造福苍生,得万民之心,则天下可大治矣。“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君子从修身之始敏而好学,克己复礼,至执政之时以仁治民,以德治国,最终皆为天下苍生!若君子顺天而行,广施仁政,以德教之,明德于民,则孔子心中的太平盛世指日可待,“正如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孔子所处的时代,烽火四起,诸侯割据,孔子选择政治作为自己的人生归宿更是一种必然,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记载,“出则入仕为官,入则著书立学”,孔子生平,莫过于此。所谓时势造英雄,自孔子起,中华民族有了自己独特的政治文化。相比同时代的西方哲学家,苏格拉底追寻真理并以身殉道,柏拉图著书立学并提出理想国主张,虽处于不同文化不同环境,却有异曲同工之妙。细品《论语》,部分观点难免有所瑕疵,如《为学·第二》记载,“攻乎异端,斯害也已。”殊不知,万事万物皆在变化,真理总是经过不断地否定发展并完善。

两千多年的时间若白驹过隙,中原数易其主历朝更替,变化的是不同时代解读孔子角度的差异,不变的是孔子的思想在历史长河烙下深深的烙印。

中国名著《论语》读后感篇8

《论语》内容广泛,记载了关于哲学,艺术,文学,政治,教育等几个方面的言论,是儒家学派最重要的经典着作,也是了解中国文化绝对不可不读的作品。一直以来,我都没有细心地品读过这享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誉的着作。今年寒假,郑校特意挑选了这部书给全校教师学习,让我进一步亲近了孔夫子的思想。细读《论语》,它不时激发着我思考,使我迸发出一丝丝的感悟。

孔子重孝,“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为人之本。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孝道也占非常重要的位置。所以论语里有很多处都在讲孝道,“父母在,不远游”,“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中国古语说“父慈子孝”,为什么在论语里,只看到关于子孝的讨论,却看不到关于父爱,母爱的内容为什么孔子只提子孝而不提父慈我的理解是,父母爱子女是天性,不需要提。尤其中国的父母,对子女更是爱的深,只是他们很少直白的表达出来而已。

论语没有关于父母之爱的讲述,实属正常,因为实在没有必要去讲。需要讲的是对孝的提醒,为什么呢因为“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就拿孔子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来说吧,这好像是在说费话,子女怎么会不知道父母的年龄但是,走在大街上,随便问一个人,你家孩子多大了他一定会给你一个精确到月份的答案,但是你问问年青的人,他的父母多大是哪一年生的看看有几个能答上来的父母之年实际是代表了子女对父母关心多少的问题。

父母那样的关心我们,而我们对父母的关心有多少知道父母是哪年生的吗知道他们喜欢吃什么吗知道他们爱看什么样的节目吗知道父母内心中的希望吗

就拿我自己来说吧,当我真正体会到父母之爱的时候,我已经十四,五岁了。记得在那以前,我的父母对我的生活处处操心,对我的事情样样提醒,我反而觉应自由受到了干涉,就像其他大多数的子女一样,甚至对父母有一种反感。现在回想起来,自己真是“该当何罪”啊

大学毕业那一年的夏天,我妈妈去检查身体,得知患了糖尿病,那时她检查出来的血糖值是11。7,医生建议我妈妈马上住院治疗。我得知消息的那一刻,心里非常害怕,因为我知道,肯定是病情严重才需要住院的。我真想马上跑到妈妈的身边紧紧地抱着她,可是,那时我还在学校上课。我无时无刻地牵挂着我的妈妈,尽管她在电话里一直跟我说叫我不要担心,她的病情并不是我想象的那么严重。那是我第一次对妈妈如此强烈的牵挂。因为我很怕改变现状,很怕失去任何的一份爱,所以我要更好的爱我的父母。

自从那时开始,我十分关注我妈妈的饮食,什么可以吃,什么不可以吃;吃什么对她的病有好处,吃什么对她的病有害,我都了如此掌,还定期提醒她检查血糖值,有时间就多陪在她身边。幸好我妈妈现在的血糖值都很稳定,但每天都要吃药。以后,我一定会更好地关爱我的妈妈,我的爸爸,我身边的每一个人。

论语里说,孝是仁之本,而孝,首先是要了解,关心自己的老父老母。我想我现在做到了,至少比以前好了很多。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意即:“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曰:“事父母能竭其力”,讲的是:“做子女的侍奉自己的父母应竭尽心尽力。”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中国名著《论语》读后感8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