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第一范文网:谁伤害过你,谁击溃过你,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谁让你重现笑容。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7教学设计5篇

张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7教学设计5篇

语文老师可以通过事先设计好的教学教案,让小朋友们在游戏中产生对识字活动的兴趣,增强对书面语言的敏感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7教学设计5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7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认读“苗、描、瞄、锚、猫”5个生字,会写“苗、猫”2个生字。

2、过程与方法: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初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培养识字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认读“苗、描、瞄、锚、猫”5个生字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特点。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大家有没有好朋友呢?(生答:有)

(设计目的: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出示生字卡片“苗”)同学们看老师手中的字,大家以前都学习过,怎么读?(生答:苗的拼音,齐读2次)“苗”一个人现在很孤单,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帮它来找朋友。

(出示转盘:底盘写上了5个字的偏旁)

(设计意图:转盘的设计很新颖,学生可以在玩耍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有助于师生互动)

一、问题指导:

1、(出示字盘)看一看,苗能跟哪些偏旁做朋友?

2、学习“描”: 1)描为什么用提手旁? 2)谁能给描扩词? 3)齐读2遍生字。

3、学习“瞄”

1)它的意思是什么?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2)读一读,瞄准,这里的准是翘舌音

4、学习“锚” 1)它的拼音读什么?

2)你知道“铁锚”是什么东西么?

(设计要点:在设计这几个问题时,我总从由易到难的原则,合理设计问题。符合学生实际。有梯度)

二、学生自学:

1、交流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词语。

(目的:以读为主,加强记忆,效果显著)

三、交流展示:

1、描:偏旁:提手旁(描红)(描写)

2、瞄:意思是用眼睛去看,偏旁:目字旁(瞄准)

3、锚偏旁:金字旁铁锚

(锚字的教学是一个难点,“铁锚”的意思是能让船停止的一种东西,它的外形有两个爪。可以让学生演示:在大海中航行的船,要想靠岸必须用力抛出铁锚,才可以停住。)

意图:在每个词语讲解完后都配了插图,形象直观,易于理解。

四、自主探究:

同学们,识字4中还有“喵。猫”两个字没有学习呢?把同学们分成了a.b两个小组,分别从生字的偏旁,结构,组词。造句来共同学习。老师相信通过同学们的共同努力,大家都能出色的完成。(激励性的语言要用的恰到好处。这样对学生才能起到真正的作用)

结果反馈:猫:反犬旁(小猫)小猫真可爱。(a组同学) 喵:口字旁(喵喵叫)小花猫在院子里喵喵叫b组同学

(这一环节的设计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初步尝试。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

五、点拨解惑: 描,瞄是形声字 苗是声旁

提手旁,目字旁是形旁,表示与字的意思有关的。 (形声字的教学需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慢慢渗透)

六、当堂训练

(选字填空题)苗描瞄喵猫锚

1、地里的禾()绿油油的。

2、小花()喜欢()()叫。

3、船上的()能停船。

4、()红的时候要看清字的位置。

5、我们打靶是要()准靶心。

(之所以没有分组进行是因为这些字是要求全部同学都要掌握的)

七、回顾总结,说说收获。

今天,你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学到了什么?跟大家一起分享吧!

我们的祖国汉字就是这么有趣,用今天我们认识字的方法,你将会认识更多的字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7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课文,了解“大小”“多少”的对比关系。背诵课文。

2、初步了解“个、只”等量词的正确使用;学习并积累带量词的短语。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意思,正确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

四、教具准备

词卡、拼音卡、课件、(水果、糖果等)实物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好吃的东西,有苹果、枣,糖,同学们喜欢吃吗?好,同学们上课时认真听讲,积极动脑,等下课以后老师把这些东西分给大家吃,好吗?

(二)复习旧知

我们先来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看老师的口形,找到正确的词语卡片和拼音卡片,再读一读。(复习本课所学词语)

(三)导入新课

(拿出一个排球和一个乒乓球)同学们请看,这两个球大小一样吗?不一样。排球大,乒乓球小。(板书课题:大小)(再拿出装有很多乒乓球的一大盒乒乓球和装有3个乒乓球的一小盒乒乓球),比一比,这两个盒子里的乒乓球一样多吗?不一样。大盒子里的乒乓球多,小盒子里的乒乓球少。(板书:多少)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七课《大小多少》,齐读课题。

(四)理解课文

1、我们先来看一组图片。

(1)、教师课件出示一头黄牛和一只猫的图片,问:这是什么动物?(生答后教师在图片下出示词语,黄牛、猫。)

(2)、问:一( )黄牛,一( )猫。生答后出示一头、一只。

(3)、问:黄牛和猫比一比,哪个大,哪个小?生答后课件出示词语大、小并补充完整第一小节句子。

(4)、打手语读句子。

(5)、板书:头只

(6)、讲解:头和只都是量词(板书),生活中常常会用到。比如:(出示图片)一头猪,一只兔,一头象,一只鸡,一只鸭,一只鹅,等等。

(7)、同学们观察一下,我们身边什么东西大,什么东西小?(师举例:老师的手和学生的手,老师的鞋子和学生的鞋子,老师的衣服和学生的衣服等等)

2、再来看图:

(1)、教师课件出示一群鸭子和一只鸟的图片,问:这是什么动物?(生答后教师在图片下出示词语,鸭子、鸟。)

(2)、问:一( )鸭子,一( )鸟。生答后讲解:很多鸭子聚在一起,我们说“一群鸭子”。出示一群、一只。

(3)、问:鸭子和鸟比一比,哪边多,哪边少?生答后课件出示词语多、少并补充完整第二小节句子。

(4)、打手语读句子。

(5)、板书:群

(6)、出示补充的图片和数量词组并讲解:我们还可以说“一群鸟、一群羊、一群蚂蚁、一群大雁”等等。

(7)、再来观察一下,我们身边还有什么可以用多、少来比较?(师举例:听课的老师有多少人,上课的学生有多少人;糖和枣的数量对比;学生文具数量的对比等等)

2、我们来看第三组图片。

(1)、教师出示苹果和枣的图片,并拿出实物,让学生自己上来比一比,师指导:①比什么?(比大小)②哪个大?哪个小(苹果大,枣小)③一( )苹果,一( )枣(板书:个、颗)④师生齐说句子后课件出示完整句子并朗读

(2)、师启发:除了“一个苹果”,还有一个梨,一个香蕉,一个橘子,一个西瓜,等等;“颗”平时用得比较少,除了课文中的“一颗枣”,还有(出示图片):一颗扣子、一颗心、一颗星,一颗糖等等

3、我们来看第四组图片。

(1)、教师出示杏子和桃的图片,问:谁上来比一比?(师指导并重点演示“堆”的意思:一堆枣、一堆粉笔、一堆糖)

(2)、师出示第四小节句子并指导朗读。

(3)、板书:堆

(4)、拓展:我们常见的还有(出示图片)一堆萝卜,一堆西瓜,一堆西红柿,一堆白菜等

(五)巩固练习

1、师:理解了课文的意思,下面我们来朗读课文,注意口形要正确。(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师生齐读、对口令读、分男女读、师生对读。)

2、我会说:(看图把句子补充完整)

一边(多),一边(少),一个(大),一个(小),

一盒(橡皮)一把(刀)。一(个)西瓜一(颗)枣。

(六)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理解了“大”“小”“多”“少”的意思,学习了一些带有量词的短语,希望同学们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多观察,多思考,学会运用我们所学的内容,相信大家的语言会更优美,更生动。

(七)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抄写课文中的数量短语。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7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小诗。

过程与方法: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看图体会字义,初步了解象形字、会意字的构字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培养识字能力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把本课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出来。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图画体会宇义,初步了解象形字、会意字的构宇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识字七。这课一部分是看图识字,然后读一首诗,再识几个字,先请小朋友自己看图识字,怎么学呢?

1、看着拼音把字音读准了。

2、特别要对照图,看看哪些图能帮助你们记住字形,哪些图能帮助你理解字的意思呢?

好,就请你们把书翻到84页,自己来学。

【上课开始教给学生学习看图识字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学,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人。第二个问题的提出,让学生自己初步感知“字形——图——意思”之间的关系,为下面的进一步探究做好伏笔。】

二、学习字词:

(一)教学“亭”、“停”。

小朋友,你们刚才自己学了,学会了吗? 亭:

1、出示“亭”字

2、谁学会了这个字?谁来读准它的音?

3、你是怎么记准字形的呢?

4、点和横就是亭子的顶部,亭子中间就像口,秃宝盖就是亭子檐,下面几根柱子用什么来表示啊——丁。

5、你们看,这个字多么像这座小亭子啊!这个小朋友真会学习。我们一看到“亭”这个字形,就能想到小亭子的样子。

6、一起读准它的音 停:

1、演示课件。

2、你们看啊,有个人走过来啦,到了亭子边,怎么样啦?

3、出示“停”字。

4、这个字我们以前记过,有了字形,谁来讲讲它的意思?

5、平时,我们离开了图,一看到“亭”字旁边有个单人旁就知道停就是一个人走到亭子边,停下来不走了。“停”的意思就是——?

6、除了“停下来、停住”,停还可以用在哪儿啊? 【注重学生词汇的积累,让学生联系生活进行扩展。】 比较:

1、出示:“亭”和“停”。

2、这两个字的读音相同,意思却各不相同。 (1)指亭。读,什么亭? (2)加个单人旁呢?

(二)教学“鸟”和“鸣” 鸟:

1、看,树林里还有小鸟呢!

2、出示:“鸟”。

3、“鸟”是个熟字,你们看,“鸟”的字形多像只小鸟啊。我们一看到“鸟”这个字,就能联想到小鸟的样子。

【通过看图,让学生再次感知字形和事物样子之间的联系即一看到字形就能想到那个事物的样子。】 鸣:

1、“鸣”是这节课要学的生字。谁学会了,谁能读准音,说出它的意思呢?

2、边演示边说,一看到鸟字旁边有个口字旁,就知道是小鸟张着嘴叫,就是“鸣”。

3、多有趣啊。读准它的音。

4、我们常常把“公鸡叫”说成“公鸡打鸣”,就是这个鸣。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鸣开始是指鸟叫,后来鸟、昆虫叫都称为鸣。

(三)教学“闻”。

1、你们注意了,有个小朋友听到小鸟叫得这么好听,他怎么样了?仔细看看。(演示动画)

2、出示“闻”字。

3、谁能读准它的音,说出它的意思?

4、打开门,干什么呢?(用耳朵听)这就是闻。 这个小朋友真会学习,不仅读准字音,还说出它的意思。

5、“闻”这个字很好记,听的时候要用什么?所以门字框里有个耳。

6、一起读准这个字。

7、闻就是听的意思。想想平时闻字还在什么地方用到呢?

8、“百闻不如一见”这个成语,你们听过吗,是什么意思呀?(闻就是?见呢?那百闻不如一见呢?)

【有意识的给学生一个词汇,长期坚持给学生的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下面,我来说字的意思,请你来找这个字。

9、(1)人来小亭边,不走了,是哪个字? (2)打开门,用耳朵听是什么字? (3)小鸟张着嘴叫呢?

(四)比较总结。

1、边说边打开实物投影。

刚才小朋友自己看图识字,学得不错。自己看图就把这几个字学会了。有的字要借助图来记准字形,有的要借助图来知道字的意思。

2、看看,今天学的这几个字,哪几个字的字形就像这个东西的样子的,哪几个字是一看到字形就能知道它的意思的?请小朋友好好想想,小组内还可以讨论讨论。

3、(1)“亭子”的“亭”和“鸟”是一类,一看到字形,我们就能想到它的样子。这样的字有很多,你还知道哪些?

(2)“停住”的“停”、“闻”、“鸣”是一类,看到字形,就能想到它的意思。我们还学过哪些字是这一类呢?

4、小朋友们真了不起,不光学会这几个字,还掌握了这种学字方法。

【不仅让学生自己发现两类字分类的归律,还让学生利用这种规律来给自己头脑中的字库进行分类。渗透经常给头脑中词语进行梳理、归类的意识。】

过渡:下面,我们来学一首诗,怎么学呢?

三、学习诗文。

1、静音。

2、请小朋友自己小声地读一读这首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一边读一边想想小诗的意思。

3、取消静音。

4、谁来读给大家听?

5、(1)“人来„侧耳听”。 点击:侧耳。

读准这个词的音。“侧耳听”你们都懂吧,什么意思呢?做个动作看看。

2、他为什么要侧着耳朵,那么认真,用心地在听呢? A、什么原因呢?

B、是啊,林子太深了,树林里有那么多的树,长得很茂密,小鸟在林子的深处呢。(点击:深)

3、所以是林深不见鸟,但闻鸟鸣声。 (1)读准这个字“但”。

(2)你知道这首诗中“但”的意思吗?在字典中,但有这两种解释:a、只;b、可是。在这儿应该选择哪种解释呢?但就是“只”的意思。

【培养学生正确利用工具书来帮助自己学习。查了字典,得出几种解释,到底用哪种?要让学生自己说出解决问题的思路。要让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

4、这首诗把我们带到幽静、美妙的环境中,能读好它吗?请你先自己读读,再在小组内读读。之后各小组推选一名读得好的小朋友。

(1)个人读、小组读。

(2)请2名学生读,2名学生评价。 (3)集体读。

5、我们试试背背这首诗。

四、巩固生字词。指导写字。

(一)字音。

1、出示词语,检查读音。

2、去掉拼音读。

3、出示生字,检查读。

(二)字形。 耳:

1、帮助记住“耳”的笔顺。描红。

2、指导写“耳”:短横向上仰一点,两竖平行写得要直一些,短横收笔在中心。长横左低右高,收笔靠近横中线。

范写。学生写。 闻:

1、记闻的笔顺。描红。

2、指导写闻:门字框竖要直,横要翘,折要直,钩落地,耳字不能写得满,长横不要连着门子框,要留缝隙。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7教学设计4

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识字7》是看图会意识字,即利用看图体会字义的形式帮助学生识字。课文首先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画来揭示会意字的特点,还附有一首清丽的小诗,为学生提供了识字学词的语言环境。笔者把学习目标定位在看图识字上,挖掘教材的整体意义,创设了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通过“图字联系,探究规律”的自主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会本课的象形字、会意字,初步认识其造字方法和规律,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和热爱汉字的感情,有效地提高了独立识字的能力。《课标》强调低年级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喜爱阅读,有浓厚的阅读兴趣。教学中,从学生实际出发,营造宽松平等的教学氛围,将小诗的教学有机结合在认字的环节中,让孩子反复诵读演练,加深对汉字的理解,巩固汉字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

二、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5个生字,能正确美观书写,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

2、能看图体会字义,初步了解象形字、会意字的构字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培养识字能力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3、拓宽学习空间,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养成主动识字的好习惯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小诗。

三、教学准备

低年级学生喜欢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为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生动、活泼有趣的识字环境,在课前准备了精美的多媒体课件。课前,教师给学生讲解汉字的来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认识了几个古代的文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四、教学过程

一、动画导诗,创设情境

1、播放多媒体动画,展现小诗幽静、美妙的意境。

2、诗人还情不自禁地吟诵出一首小诗,播放录音

3、你也借助拼音放声读一读!

4、要想把诗读得更好,首先要和这些汉字交上朋友。

二、联系生活,认读生字

1、屏显:亭 停 闻 鸣 耳 深 但 侧(带拼音)

这些生字,你曾经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见过?指名交流

小结:处处留心皆学问。大家都是有心人,善于从生活中学习,真了不起!

2、在课堂上,学习汉字有哪些方法?(读准字音,记住字形,理解字义)

放声读读这些字,不会读的字看着拼音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确。

3、你觉得哪个字难读?

交流重点:耳、深、侧 领读,齐读

4、把拼音帽子摘去还会读吗?同位互读;开火车读;

三、图字联系,探究规律,记忆字形

我们读准了字音,接着要怎样学习汉字?(记住字形,理解字义)

(一)仔细观察课文纸左边的图画和字形,你发现了什么?

(二)学生探究规律,记忆字形:

1、我们的祖先就是根据亭子的样子造出了“亭”字!

演示:亭的字形演变,感悟汉字的源远流长。

古人造出来的汉字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让我们一看到 “亭”,就能想到小亭子的样子。像“亭”这样,字形就像事物的样子,这样的汉字还有哪些?

2、停:从字形上,你知道什么意思?“亭”、“停”这两个字都读ting,意思完全不同。练习组词

3、演示:这是古时候的门,小朋友把耳朵贴在门边,门的样子变成门这个字,耳朵的样子变成了──耳。门耳合起来就是──闻 看到这个字,你能想到什么意思?

两部分组合在一起,就表示一种新的意思,这是中国汉字的一大奥妙!

4、用这样的方法,看看“鸣”,再看看图,你有什么发现?

像“闻、鸣”这样的汉字,有很多,你还知道哪些?

(三)小结方法:小朋友看图识字,记住了字形,理解了字义,真会学习!

四、诵读小诗,巩固生字

1、小诗去掉拼音,练习读得正确流利。

2、再读读小诗,一边读,一边想象,看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你都听到鸟叫了,怎么还安静呢?

理解:林深不见鸟,但闻鸟鸣声

3、这里到处绿树成荫,鸟鸣清脆悦耳,多么幽静、美丽的地方!

多种形式练习感情朗读,读出树林的幽静和鸟鸣的动听。

五、指导书写,描仿入体

1、仔细观察,你觉得哪个字最难写,要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

2、指生交流

亭:上下结构,口稍扁,秃宝盖宽一些,压在横中线上,竖钩写在竖中线上。

闻:半包围结构,门字框竖要直,耳字长横与门字框之间要留缝隙。

3、老师范写

4、回忆写字要点,学生描写

5、教师巡视,辅导点评

六、布置作业:

生活中汉字无处不在,这节课学习的五个生字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再去找一找,记下来,下节课再来交流。

板书设计: 识字7 亭 闻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7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前面4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小诗。

2、识字教学要以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同时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3、能看图体会字义,初步了解象形字、会意字的构字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培养识字能力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把本课前4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出来。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图画体会字义,初步了解象形字、会意字的构字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结绳记事谈起,引入传说中的造字圣人—仓颉。请学生观察发现仓颉的外貌特点,感受仓颉的神奇之处—双瞳四目。传说就是这样的一位奇人创造了神奇的文字—汉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识字七》,简单了解一下古人造字的规律。

二、引导学生尝试自学,提出自学要求:

1、对照拼音读准字音。

2、特别要对照图,看看哪些图能帮助你们记住字形,哪些图能帮助你理解字的意思呢?

好,就请你们把书翻到80页,自己来学。

三、学习字:

(一)教学“亭”、“停”。

小朋友,你们刚才自己学了,学会了吗? 亭:

1、出示“亭”字。

2、谁学会了这个字?谁来读准它的音?

3、你是怎么记准字形的呢?

4、点和横就是亭子的顶部,亭子中间就像口,秃宝盖就是亭子檐,下面几根柱子用什么来表示啊——丁。(适时用幻灯片呈现亭字的小篆写法,进一步感受字形与图的联系。)

5、你们看,这个字多么像这座小亭子啊!这个小朋友真会学习。我们一看到“亭”这个字形,就能想到小亭子的样子。

6、一起读准它的音。 停:

1、演示课件。

2、你们看啊,有个人走过来啦,到了亭子边,怎么样啦?

3、出示“停”字。读准字音。

4、谁来讲讲它的意思?

5、我们一看到“亭”字旁边有个单人旁就知道:停就是一个人走到亭子边,停下来不走了。“停”的意思就是——?

6、除了“停下来、停住”,生活中停还可以用在哪儿啊? 比较:

1、出示:“亭”和“停”。

2、这两个字的读音相同,意思却各不相同。 (1)指亭。读,什么亭? (2)加个单人旁呢?

(二)教学“鸟”和“鸣” 鸟:

1、看,树林里还有小鸟呢!

2、出示:“鸟”。

3、“鸟”是个熟字,你们看,“鸟”的字形多像只小鸟啊。我们一看到“鸟”这个字,就能联想到小鸟的样子。(教师适时出示鸟的古体字,甲骨文和小篆,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

鸣:

1、“鸣”是这节课要学的生字。谁学会了,谁能读准音,说出它的意思呢?

2、边演示边说,一看到鸟字旁边有个口字旁,就知道是小鸟张着嘴叫,就是“鸣”。

3、多有趣啊。读准它的音。

4、鸣还可以用在什么地方?

5、听鸟鸣的动听声音。

(三)教学“闻”。

1、有个小朋友听到小鸟叫得这么好听,他在做什么?(出示PPT图片)

2、出示“闻”字。

3、谁能读准它的音,说出它的意思?

4、打开门,干什么呢?(用耳朵听)这就是闻。 这个小朋友真会学习,不仅读准字音,还说出它的意思。

5、“闻”这个字很好记,听的时候要用什么?所以门字框里有个耳。

6、一起读准这个字。

7、闻就是听的意思。想想平时闻字还在什么地方用到呢?

8、“百闻不如一见”这个成语,你们听过吗,是什么意思呀?(闻就是?见呢?那百闻不如一见呢?)

(四)比较总结,归类:

1、为什么老师把“亭”和“鸟”放在一起?象形字(写字就像在画画)。再请同学说出几个这样的字。

2、“停”和“闻”,形声字。简单总结,再请学生举例。(如,识字4中的生字。)

3、“鸣”会意字。(一看到字就知道是什么意思。)再请学生举例。

4、汉字有趣吗?古人真是太聪明了!

(五)奖励游戏:猜字谜:一人靠在大树上。

鸟在枝头叫。

一人来到小亭边。

一只羊儿张口叫。

四、编故事,讲故事。

1、看着书中插图编一个小故事,能用上刚学的生字就更棒了。

2、学生编故事,交流。

五、读小诗。

1、同学们编的故事被写进了一首诗里,快来读一读吧。 2读准生字,读通读顺即可。

六、巩固生字,指导写字。 字形:讲解并范写。 闻:

门字框竖要直,横要翘,折要直,钩落地,耳字不能写得满,长横不要连着门子框,要留缝隙。

亭:注意起笔的位置,两边要匀称,中间秃宝盖要注意压在横中线上。

鸣和停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鸣的“口”字的上横应与点对齐。

板书设计:

识字7

布置作业: 2

亭 鸟 象形字停 闻 形声字鸣 会意字

1、继续练习书写生子。 、朗读小诗。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7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模板

★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模板

★ 苏教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模板

★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模板

★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模板

★ 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模板

★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模板

★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园地七教案模板

★ 苏教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模板

★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教案上册模板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7教学设计5篇

微信扫码分享